宋江見鄭魔王確實人高馬大,看起來驍勇,不敢大意,命麾下兩將齊出,雙取鄭魔王。
不想,鄭魔王身手不凡,幾個回合便將兩員宋將挑落馬前。
鄭魔王更加猖狂,大叫:“如此豬狗也敢來獻丑?!”
鄭魔王又大罵宋江背信棄義,要宋江出陣。
宋江沉默不語。
這時,童貫派來增援宋江的涇原軍中有一個叫“吳玠”的小軍官請求出陣決斗。
如今的吳玠,可不是歷史上的長期鎮守四川,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史稱“微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與其弟吳璘先后鎮守川蜀數十年,史家贊其“綏輯人民,輔寧國家,可謂悉心以勤其事者”,在軍功上穩能排進南宋前三的吳大帥。
此時的吳玠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在軍中沒有什么名氣的小軍官,不入流的那種。
鑒于此,宋江很為難,勸吳玠道:“兩將都敵他不過,你若再輸,我大宋軍威何在?”
吳玠說:“借相公寶馬一用,末將必斬敵將以還。”
宋江問其中的原因,吳玠回答:“敵將確實驍勇,但我看他胯下之馬在來回轉身時不慎靈活,此乃他致命弱點也。”
宋江認為吳玠說得很有道理,便把自己的寶馬借給了吳玠,讓吳玠出陣。
吳玠策馬出陣,鄭魔王立即躍馬應戰。
吳玠卻不與鄭魔王交手,打馬而走。
鄭魔王隨后猛追。
當兩馬并身驅馳之際,吳玠猛然一勒馬頭,轉身撲向鄭魔王。
鄭魔王的坐騎盡管十分雄健,但驟前急回時收步遲緩,不盡如人意。當吳玠突然撲來時,它收不住步,一下子反竄到前面去了。
吳玠抓住這一剎那的機會,一槍將鄭魔王挑下了馬。
宋軍立即歡呼雷動,方臘義軍則偃旗息鼓。
吳玠靠著此戰,一戰成名。
后來,趙俁也是以此為借口,把吳玠調到了自己身邊擔任親衛,親自培養,后來又將他調到神機軍中。
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當晚,宋軍就用“洞子”作掩護運動到城下,搭起云梯蜂擁爬城。
“洞子”又稱“洞屋”,它用木頭做成拱頂的支架,上蒙牛皮,外形類似山洞或房間,能防御弓矢和普通的炮石。
方臘義軍用撞竿推倒云梯,又從城上拋下巨石砸毀洞子。
宋軍又推來巨型戰樓。戰樓外縛牛皮,內有攀登架,高度幾乎與杭州城頭相等。
宋軍把戰樓推靠在城墻上,直接從戰樓頂端往杭州城頭上跳。
方七佛等方臘義軍的頭領,命令敢死隊開門出城,用長槍大刀砍殺宋軍,燒毀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