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俁都說出來了,咱們兄弟十四個,死了十一個,就剩咱們哥仨,咱們三個得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的話,趙佶想要參加科舉,趙俁能不同意嗎?
再說,新的皇子、宗室管理法是趙俁推行的,他總不能打自己的臉,不讓趙佶參加科舉吧?
所以,對于趙佶想要參加科舉,趙俁很痛快就答應了。
不過等趙佶走了之后,趙俁不禁皺起眉頭來。趙俁答應的痛快,但這并不意味著趙俁對趙佶就沒有防備。
趙佶都已經是親王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還想去考科舉,他到底想干什么?
‘刷聲望,伺機奪取我的皇位?’
除了這個理由,趙俁能想到的也就剩趙佶希望得到自己重用了。
然而,不論是哪一種,趙俁都肯定不能讓趙佶得逞。
先說前者。
因為趙佶是歷史上的宋徽宗,趙俁對他,永遠都不會真正放心,不論他做什么,哪怕他救了趙俁的命,尤其是在趙俁的兒子還小的情況下。
一頭雄獅打敗一個獅王,占領了獅王的獅群,干得第一件事就是咬死獅王的所有幼崽。
趙俁穿越前,可是經常看動物世界。
還有就是,趙俁肯定不能讓趙佶把自己好不容易才改變的歷史再掰回靖康之恥。
要知道,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趙佶和趙桓現在可都還活著,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
所以趙俁對趙佶肯定得嚴防死守。
至于后者?
哪怕趙佶真心渴望得到趙俁的重用,他的這份心思亦不可輕易成全。
趙俁深知,權力之樹一旦種下,其根系便會悄無聲息地蔓延,直至觸及皇權的根基。
關鍵,趙佶若以此為跳板,圖謀更大的權勢,或成尾大不掉之勢。
更關鍵的是,萬一趙俁出事了,趙佶是有跟趙俁的兒子爭奪皇位的可能性的。
所以趙俁肯定不會放心趙佶。
這可能就是皇帝的思維吧。
對誰都不放心。
注定了是孤家寡人。
張純聽說,趙佶也想參加科舉后,給趙俁獻了一個釜底抽薪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