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太湖,在去年冬天,不但全部結冰,而且冰堅實的足可通車。寒冷天氣把太湖洞庭山出名的柑桔全部凍死。杭州降雪不僅比平常頻繁,而延至暮春。
江南的人都在傳,這是因為江南地區這些年一直在進行殺戮,怨氣太重,才致使天氣異常。
關鍵,這樣異常的天氣有可能影響今年的春耕。
要是天氣不盡快回暖,那么今年很可能會因為糧食短缺而迎來巨大的災荒,導致趙宋王朝發生動亂。
三天后就是谷雨,直接關聯播種時機,如果天氣不轉暖,事情就大了。
所以,蔡京等人來請求趙俁御駕親耕,祈求上蒼賜福,以安民心,同時昭告天下,朝廷正在積極應對天災,定能保民于水火之中。
除了這件事以外,還有遼國后知后覺,才知道金人從海上遣使來趙宋王朝請求冊封,而匆忙派遣使臣來到涿州,請求出使趙宋王朝,希望趙宋王朝不要與金國接觸,最好能將金使捉了送給遼國,遼國會對此感激不盡。
此事似乎變成了二選一的棘手事。
不少宰執在請求趙俁拿個大主意,他們也好有應對金使和遼使的方向。
宰執大臣奏完事,便離開了。
呂頤浩又上前奏稟他已經將金使安置在了城外的同文館,并請求回登州……
等到呂頤浩也奏完事,天色已經大黑了。
這時,趙俁準備起身回去休息。
趙佶急忙上前奏稟:“愿請間。”意思是希望向皇上單獨進言。
趙俁這才想起來,自己叫趙佶過來,想跟他聊聊。
不想,讓蔡京等人一耽誤,自己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
這趙俁才又坐了回去,主動問趙佶:“你可是不愿意放棄狀元之位?”
趙佶答:“臣不敢。”
見趙佶口中雖然答不敢,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與不甘。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復雜而微妙的表情。他微微低下頭,雙手緊握,似乎在竭力克制內心的波瀾。
趙俁見狀,心中不禁暗自嘆息,‘趙佶因自幼養尊處優,缺乏歷練,對于權力的渴望與對失敗的恐懼交織在一起,使得他時而顯得優柔寡斷,時而又偏執激進。唉,還是他在歷史上的問題,好大喜功,又志大才疏。’
趙俁讓梁師成取來趙佶和莫儔的朱卷,交給趙佶,問道:“你與莫儔策論熟優?”
趙佶一聽,就尷尬不已!
雖然趙佶從小就想完成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都沒能實現的夙愿,也就是收復燕云十六州,可實際上,他對燕云十六州根本就不了解,對遼國和金國也都不了解。
這不只是趙佶這一世才有的問題。
歷史上,趙佶也因此犯下過大錯。
當時,宋金達成議和的協議。
按理來說,北宋王朝應該拿出國書與金國簽署盟約。
可趙佶君臣卻怕滅不了遼國,再落下話柄,而耍了個心眼,沒有拿國書,而是讓趙佶給完顏阿骨打寫一封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