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俁有“憤怒”的理由。
蕭奪里懶可是遼國的皇后,貨真價實的皇后,毫無爭議的那種。
就算是蕭貴哥,那也是耶律延禧的元妃,在遼國沒有太后的情況下,她幾乎就是遼國身份地位第二高的女人。
這么重要的兩個女人,蕭普賢女和蕭奉先勾結一下,就把她們獻給了趙俁。
這趙俁要是不說兩句,也太說不過去了,尤其是宋遼要“聯合”的情況下。
蕭普賢女聽趙俁所說的“你們這是陷朕于不仁不義啊”,沒罵趙俁“虛偽,得了便宜還賣乖”,也沒罵趙俁“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而是一本正經地說:
“遼國滅亡在即,唯有與我大宋精誠聯合,方有一絲生機。”
“當務之急,乃派一可左右遼國政治之人前去遼國斡旋,避免宋遼兩國因猜忌而內斗,方可順利聯合,此人舍蕭奉先其誰?”
“只是蕭奉先乃阿果之臣,他若不表忠心,我大宋豈可用他?”
“恁地時,方有昨日之事。”
“遼后、元妃亦是深明大義之人,深知此事事關宋遼兩國國本,尤其事關遼國生死存亡,故愿隱姓埋名伺候陛下。”
蕭普賢女這么一狡辯,一旁的蔡京和蘇軾立馬就明白了,蕭普賢女現在真正關心的并不是以后怎么跟遼國相處,而是先兵不血刃地幫趙宋王朝收回燕地五州、平灤營三州以及居庸關等關隘。
這是最優先級的,為此,先往遼人的心中扎根刺,又有何妨?
換而言之,蕭普賢女覺得,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當然,蕭普賢女也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示出來她強硬的政治態度:“老娘連你們遼國的皇后和元妃都敢算計、都敢犧牲,其他人自然也不在話下,所以以后在遼國全都乖乖聽老娘的,不然,你們全都將面臨老娘毫不留情的手段!”
不得不說,蕭普賢女這番布局,既深諳人心之詭譎,又盡顯權謀之冷酷。她以一介女流之輩,卻在宋遼兩國的夾縫中,織就了一張錯綜復雜的政治網,其手段之高明,心腸之狠辣,著實是令人嘆為觀止。
見蕭普賢女能做到這種程度,一旁的張純終于有點理解,趙俁為什么要讓蕭普賢女去當這個遼國的東太后,而不是讓她去了。
老實說,對于趙俁選蕭普賢女去當遼國的東太后不選她去,之前張純一直耿耿于懷,甚至因此都有些消極怠工,用以表示她對趙俁的不滿,甚至想以此來向趙俁證明沒有她趙俁根本就不行。
誰想,面對張純的耍性子,趙俁竟然理也沒理,然后毫不受影響的繼續治理趙宋王朝、繼續推動由蕭普賢女和蕭瑟瑟擔任遼國的東西太后讓她們去指揮遼國跟金國互耗。
張純一看,壞了,趙俁的翅膀已經硬了,沒了她,絲毫不受影響,關鍵,她要是再鬧下去,搞不好真就被趙俁打入冷宮,徹底離開了趙宋王朝的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