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金烏蘭布統之戰,以遼軍失敗告終。
更令人悲痛的是,由于戰前耶律淳等人只想到了勝利而沒想到失敗,因此一旦戰敗,他們便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收拾殘局才好。
由此導致了遼軍的戰線全面崩潰。
好在,金軍在此戰中,也是死傷慘重,他們邊抓遼軍補充自己的兵力,邊舔舐傷口。
耶律余睹遵完顏阿骨打的命令,豎起大旗,招降納叛,收容了很多遼國潰兵。
金國收納了這些遼國潰兵后,兵力不減反增。
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
實際上,此戰死傷了一兩萬女真人,這可不是補充更多的其他人口就可以彌補的。
順便說一句,經歷了此戰,讓不少原本想要為遼國復國而戰的遼人意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遼國想要復國好像不太可能了。于是,不少遼人后悔了之前的沖動,覺得還是在大宋老老實實當個良民更好。
對于這部分遼人,趙俁也沒有徹底關上拒絕之門。畢竟,趙俁要的從始至終都是消耗草原上的人口,讓他們死掉和吸收掉他們讓他們徹底漢化沒差。
當然,這次這些遼人再想加入大宋當“漢人”肯定沒有之前那么容易了。他們得先給大宋當一年的民夫,證明他們真的想安定下來了,才能讓他們回到大宋當漢人。
——這一年,大宋不僅會管他們飯,還會支付他們工錢。
總之,由于遼軍的防線盡失,原本還在遼國控制下的城池接連失去,遼軍只能退向松亭關外休整。
蕭干、耶律大石、張覺、郭藥師等人邊往南退,邊四下派人聯絡,找到了許多茫然不知所歸的部隊。
這些部隊得知,遼軍退回到松亭關外,都克服種種困難,陸續撤到了松亭關沿邊地區。
耶律淳清點人數,結果驚喜地發現,退到松亭關外的部隊竟還有二十幾萬人馬!!!
這個數字使耶律淳振奮了精神,他深入部隊,到處哀死問傷,作自我檢討,選拔優秀軍官擔任要職,逐漸安定了人心。
因此,遼軍穩定了局面,軍勢復振。
同一時間,耶律淳派人入關去奏請遼廷,希望遼廷去跟大宋要點糧食,穩定軍心。
這事自然落到了蕭普賢女和蕭瑟瑟這兩位遼國的太后身上。
在蕭普賢女和蕭瑟瑟跟趙俁溝通后,大宋又給遼國提供了十萬石糧食,以及不少帳篷、生活必須品。
就這樣,二十幾萬遼軍,就在松亭關外暫住了下來。
與此同時,宋遼兩國開始商量后續事宜。
原本,耶律敖盧斡君臣寫好的劇本是,遼軍北上收復失地,至少收復部分失地,再給趙俁點好處,比如,趙俁不是喜歡美人嘛,就送趙俁一些美人,然后就提出遼國跟大宋分道揚鑣,耶律敖盧斡和遼國朝廷離開燕京,去遼國自己的地盤另起爐灶,耶律敖盧斡當一個真正的遼國皇帝,遼國上下一心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