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幾天后,烏歇和高慶裔再度到了平州,榆關守將楊志傳來報告說,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遣使副訪問。
宋江一邊派人去燕京通知趙俁、一邊派人將烏歇和高慶裔接到了平州。
不久之后,行營安排趙良嗣和馬擴,擔任館伴負責接待,前去平州見烏歇和高慶裔。
烏歇和高慶裔將完顏阿骨打的戰書交給趙良嗣和馬擴,戰書上說:
“大金皇帝致書于大宋皇帝閣下:
既憑來信,復沐使音,未孚結納之誠,難避重煩之議。兩朝之事,若不互相容會,須至爭戰。夫如是,則豈惟菑危轉甚,更恐生靈枉罹涂炭,是用遣人,以俟雅報。蓋以大宋皇帝收容契丹皇帝,又助契丹更換皇帝,欲聯契丹以抗我大金,況承來文,若謂更有可議,務在通融商量,卻不知悔改……”
完顏阿骨打這就是在說:你和我要是誰都說服不了誰,大金和大宋就得干這一架,咱們誰贏聽誰的。我完顏阿骨打可是文明人,揍你之前,先派人跟你說一聲。還有,我之所以要揍你,就是因為,你護著殘遼不讓我消滅,我都已經派人警告你了,可你卻死不知悔改。本來呢,我看在你愿意跟我交易的份上,想好好跟你說這件事的,可你不識抬舉,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我最后再問你一遍,你到底交不交出耶律延禧父子和殘遼之人?如果還不識好歹,可別怪我手下無情了。
這是一封很明確的戰書。
按說,趙良嗣和馬擴應該在第一時間回燕京城,將完顏阿骨打的戰書交給趙俁。
可趙良嗣和馬擴卻當著烏歇和高慶裔的面拆開了完顏阿骨打給趙俁的戰書。
這當然是趙俁事先吩咐的。
實際上,趙俁君臣已經料到了,宋金之間必有這一戰,并且都已經調兵遣將備戰了。
對此,肯定有大宋保守派大臣勸過趙俁不要跟金國打這一仗,他們甚至說出這是遼金之間的戰爭與大宋無關這樣的話。
還有人說,大宋之所以能收復燕平地區也是借著金國的勢,而且完顏阿骨打對趙俁又尊敬又好,不僅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全都嫁給了趙俁,還將三百個金國的貴族之女嫁給了趙俁,并且送了三百多個遼國美人給趙俁,話里話外都是勸趙俁不要恩將仇報,得罪金國這個新鄰居。
其實,趙俁很清楚,勸趙俁不要跟金國交戰的大臣,一方面是,保守,不愿意大宋打仗;另一方面是,金國占據了北方,是大宋重要的貿易伙伴,跟金國貿易,能讓大宋,也讓他們賺到不少錢。
趙俁沒理這些短視的人,他十分清楚,女真人有多狡詐,有多兇狠,有多貪婪,不狠狠地打疼他們,他們絕對會永遠惦記大宋的財富和女人,甚至比遼、夏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于是,趙俁力排眾議,決定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基于此,趙良嗣和馬擴來見烏歇和高慶裔之前,趙俁就讓他們全權處理金國的挑戰,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來回遣使通信上了。
看過完顏阿骨打的戰書后,趙良嗣說:“兩大國之間事,且須商量,何故如此?”
烏歇說:“軍馬已起,商量甚?”
高慶裔把話拉回來了一些,說:“若是急著手腳也好商量,只是須貴朝算計一下,將自阿果以下遼人皆交出來,再輸些歲幣,也能存取大宋宗廟社稷。”
趙良嗣說:“貴國皇帝輒言舉兵,其意何也?”
烏歇回答說:“兵已起,已不須商量,我大金今兵分兩路南下,不許殺戮人民,只是傳檄撫定,你朝準備應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