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話又說回來,即便不戰死沙場,趙俁每年都會死三五個兒女,多時甚至一年都能死上十個八個兒女,真要是有幾個戰死沙場的,他可能也就是傷心一時,不會痛徹心扉、傷心欲絕。
沒辦法,趙俁的兒子實在太多了,很快就會超過穆來·伊斯美爾,喪子之痛或許真沒有擁有一些優秀的兒子重要。
總之,趙俁很糾結。
在這樣復雜的心情下,趙俁答應了張純的請求,見了趙樘。
都不用仔細去看,趙俁就能發現,趙樘長得跟自己至少有七分相似。
這無疑讓趙俁跟趙樘更親近。
可因為不熟,一時之間,在只有父子倆獨處的時候,趙俁真有點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父愛。
過了好一會,趙俁才說:“你娘對你期待較高,故而難免對你嚴厲些,你不要怪她。”
趙樘恭恭敬敬地回答:“兒臣習慣了,不覺得苦,且兒臣知曉,我娘嚴厲,乃為教兒臣成才,可堪當大任,非有他意。”
趙樘懂事的讓趙俁有些心疼,畢竟他還不到十六歲,就文韜武略,通情達理,擁有不屬于他這個年齡的成熟,這說明他自幼便承受了遠超同齡人的壓力與責任。
趙俁心中暗自思量,這樣的孩子,若生于尋常人家,或許能無憂無慮地成長,享受童年的歡愉,但身為皇子,命運一定會將他推向了更為波瀾壯闊也更為殘酷的舞臺。
趙俁心疼趙樘三秒,說道:“好兒子。”
接著,趙俁語氣一轉,又說:“你娘已然教你許多了,足夠你受用一生,今日為父再教你點保命手段。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趙俁教趙樘的東西很簡單,總結一下,就兩個字:低調。
成大事者,不僅要有披荊斬棘的銳氣,更需有韜光養晦的智慧。在這宮廷與朝堂的漩渦之中,太過張揚只會引來無謂的猜忌與災禍。
趙俁望著眼前這個尚顯稚嫩卻已透出幾分堅毅的兒子,心中既有欣慰,又夾雜著幾分期待。
趙樘果然很有悟性,當即就表示,他以后不會再高調了。
讓趙樘離開后,趙俁又將趙建他們幾個什么都不懂就靠著一股莽勁匿名跑去危險的第一線參戰的自己的兒子給叫來。
對于這些兒子,趙俁沒有獎勵他們,而是跟他們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等趙俁罵完,他們很委屈的離開了。他們想不明白,自己都這么努力了,為了引起父皇的注意,連命都不要了,可到頭來,父皇為什么不僅不表揚自己還批評自己?
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自己被悄無聲息地調到了關鍵部門去鍛煉,發展的明顯比那些不努力的皇子好多了,哪怕那些皇子的母親出身名門或是比較受趙俁寵愛。
后來,趙俁回宮后,他們的母親也常被趙俁翻了牌子,有人甚至因此又懷孕了。
比如,已經有十多年沒再得到過趙俁臨幸的周氏。
這他們才明白,趙俁既希望看到他們從基層做起得到充足鍛煉又不愿意他們經歷危險更不愿他們的兄弟效仿他們的復雜心情……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