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軍分東西兩路攻打高麗,東路走曷懶路,西路走婆速府路。具體如下:
東路金軍:沿曷懶路行進。曷懶路總管府西南界與高麗東北部接壤。東路金軍從咸興等地出發,往西南越過金國高麗邊界,直趨高麗東北重鎮,搶奪糧草輜重。再視情況,穿過息嶺,直撲高麗的都城開京。
西路金軍:沿婆速府路推進。婆速府路臨近鴨綠江,與高麗西北部以鴨綠江下游為界。西路金軍自婆速府啟程,順鴨綠江而下,借舟船之便渡江,攻擊高麗西北邊境,目標占據來遠城等沿江要地,這樣可保障后續兵力與物資運輸,穩固進軍基礎。
作戰計劃定下了之后,完顏阿骨打以完顏宗翰為西路金軍先鋒,完顏宗望為東路金軍先鋒。
很快,西路金軍就越過鴨綠江,橫掃保州、麟州等州城后,進入高麗境內。
高麗方面,邊關緊急向朝廷報告:“金國遣人來,大軍與使人同發,直入我高麗腹地,不日便會到達西京,不可擋也!”
高麗朝廷聞訊,頓時震動。西京乃高麗屏障,一旦失守,金軍便可長驅直入。
高麗睿宗王俁立即遣大將拓俊京去守西京,同時緊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諸臣議論紛紛,卻難有定論。
有主張堅守西京,以逸待勞,待金軍疲憊之時給予反擊;有提議主動出擊,以攻為守,趁金軍立足未穩之際打亂其陣腳。
不久之后,曷懶甸方向傳來急報,東路金軍已經橫掃了高麗東北重鎮,搶奪大量糧草輜重運回金國,如今正朝著高麗的腹地迅猛推進。
戰報如驚雷般在高麗朝堂炸響,原本就凝重的氣氛愈發壓抑,諸臣的臉色皆變得煞白,那主張堅守與出擊的兩派官員,此刻也都沉默不語,滿心惶恐不安。
金國如今已非昔日與高麗在邊境拉鋸的女真部落,而是剛剛踏平遼國、吞其疆土的強盛王朝。
高麗世代以遼朝為宗主,遼國的覆滅如晴天霹靂,讓高麗上下看清了金國如今的強大戰力——那是能掀翻百年宗主國的力量,絕非高麗所能輕易抗衡。
王俁納其長女和次女為妃。次女生育元子王楷,因而驟貴,官至參知政事、尚書左仆射、柱國,進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又加守太尉,賜翼圣功臣號的李資謙,出列道:“我高麗地狹兵弱,今大金如日中天,恐難抵擋。依臣之見,不如暫許納貢,以緩兵鋒……”
李資謙話未說完,中書舍人金富軾就出列猛地反駁:“國丈此言差矣!金國雖強,然我高麗立國數百年,西京有險可守,開京有禁軍十萬,豈能不戰而降?”
金富軾話音剛落,翰林學士知制誥鄭知常出列說:“中書舍人只知戰,不知勢。大遼幅員萬里,甲兵百萬,尚且不敵大金,我高麗兵力不及大遼十之一二,如何與之抗衡?昔日遼強則事遼,今金強則事金,此乃我高麗保國之道也。”
這話說到了許多高麗大臣的心坎里,附和之聲漸起。有人提及當年與女真在曷懶甸的戰事,那時尚可互有勝負,可如今的金國已非吳下阿蒙,連遼國都沒扛住他們的攻打,更何談高麗?
更有人私下議論,說金軍此次來勢洶洶,怕是不止要糧帛,說不定要高麗稱臣納質。若戰,城破之后,后果不堪設想;若降,雖失顏面,尚可保宗廟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