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他們都笑了起來。
“你手皮太嫩,這種活讓我們來就好。”
“我們農活干得多,手上都有老繭,用這玩意根本不會起水泡。”
崔浩紅了臉,昂頭說道:“看不起誰呢,不就是老繭么,多干干就有了。”
他挑了水泡,握住抓桿繼續打探洞,
很快,他們每個人都打出人生中第一個探洞,我拿手電照著看帶出的土。
都是死土。
死土是沒有人為擾動痕跡的土。
也意味著是自然土,下面沒東西。
如果土層下面有墓葬,地宮等等人工修建的東西,必然會有擾動自然土層留下的痕跡。
比如說五花土,就屬于人為擾動后,不同層的泥土混在一起形成的多花色土。
帶出五花土不意味著必然有墓,但至少代表有過人為擾動。
吭哧吭哧。
他們站成一條直線,相互間隔半米距離打探洞,打出一個三米深探洞,就繼續向前移動半米再打。
這到有點像考古隊普探時的架勢。
普探時遍地撒網,用一排人間隔半米打探洞,打出的探洞排列整齊呈井字形,被稱為“井字點”。
一旦探洞有了發現,則會以有發現的探洞為中心,向半米外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打探洞,這被稱之為“梅花點”。
一般盜墓賊在尋墓時,就一兩個人打探洞。
沒找到墓時,打出的探洞東一個西一個十分散亂,被稱為“星點”。
通常找墓打探洞,都是先打星點,覺得打出的探洞有可疑,再打井字點或者梅花點進一步確認。
有經驗的盜墓賊可以從探洞的密度,判斷是否有同行在這里有所發現。
隨著打的探洞越來越多,他們的熟練度也上來了。
基本五六分鐘就能打出一個探洞。
后來我們經驗豐富,平均兩三分鐘打一個探洞,一個人一晚上能打一百多個探洞出來。
臨近黎明時分,東方天邊隱約泛白。
我準備招呼他們停手時,王虎突然面帶驚喜道:“硬的!下面時硬東西!”
“啥玩意?讓我試試。”
盧斌立馬上前,抓著王虎的扎桿往下用力。
扎桿沒有扎下去半分。
這是被硬物阻擋的現象。
“還真是,扎下去都震手,該不會真讓咱們找到好東西了吧?”
王虎推開盧斌,樂呵呵的朝我看來。
“陳爺快來看看。”
我接過扎桿也扎了一下。
木桿上傳來碰到硬物的震顫感,像是打到磚石硬物的感覺。
我提起扎桿看帶出的泥土。
“是死土,八成是扎到地下的石頭了。”
“啊?!”
王虎等人的興奮勁一下就沒了。
本以為看到了希望,哪知道我直接潑了盆冷水。
“為了保險起見,以這個孔為中心,間隔半米向四周各扎一個探洞。”
“好嘞。”
他們按我說的扎探洞,很快四個洞都扎好了。
那四個洞都沒扎到硬物,而且帶出的也都是死土。
這一晚算是白忙活了。
“收拾東西,回去休息休息,等天黑了再繼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