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所說的稅法之弊,涂澤民自然是清楚的。
歷史學愛好者都知道,歷史學有三大巨坑,分別是宋之官制,清之軍制,以及大明財政。
宋代的官制不必說了,原本就復雜無比的宋代官制,疊加上元豐改制后的新官制度,兩宋官制堪稱災難。
有時候看著三四行的官職,都不知道到底說了幾個人。
清代兵制也是如此,從部落奴兵制,一直到清末近代兵制,清代兵制可以說是濃縮了兩千年兵制之大成,也是復雜無比。
而大明財政,就是一個祖傳的屎山代碼了。
簡單的說,朱元璋設計的財稅制度,就是以實物稅收為基礎,完全沒有設計財政冗余,動不動就要破產的爛攤子。
大明的執政者,為了維持這個爛攤子,做出了無數的努力,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涂澤民自然是明白稅法之弊的,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
“太祖仁厚,本朝所征田賦為歷朝最低。但本色雖少,加征卻過重,勞役有重于賦稅,而民力愈疲。”
蘇澤連連點頭,但是徐渭卻有些茫然。
蘇澤也知道,人都不是全才,徐渭幫著胡宗憲籌謀抗倭,做的都是一些軍事和謀略上的事情,但是他本人對于財稅這種基礎的政務卻不太了解。
也是,徐渭自己就多次破產,胡宗憲也不會讓他管理財政的。
涂澤民專門解釋了一下說道:
“就拿福建武夷山的貢茶來說吧,其實朝廷每年需要的貢茶并不多,總共也就五百斤左右,這五百斤茶就是‘本色’。”
“但是這五百斤,是要將茶押送到京師后解送給內承運庫的數字,官府要求茶農將這些茶葉送到京師,徐先生猜猜,這一路上消耗幾何?”
徐渭問道:“一千斤?”
涂澤民搖頭說道:
“五千斤都不夠。”
徐渭失聲。
涂澤民說道:
“茶葉本來就是容易受潮的物件,運送到京師還要內承運庫的太監檢查合格,才算是解送入庫。”
“就算是負責檢查的太監完全秉公,五千斤運到了京師,也只能有五百斤合格。”
“武夷山貢茶,這就是福建一大心病,每年都有大量武夷山茶農棄產逃亡,這些年尤甚。”
徐渭想起來,自己為胡宗憲籌備軍事的時候,每次提出那些耗資巨大的反擊計劃的時候,胡宗憲臉上的肉疼表情。
徐渭也想起胡宗憲為了籌謀抗倭,四處籌錢時候的樣子。
在抗倭同時,還要賄賂嚴嵩一黨,又要顧及東南百姓,這份壓力想想都覺得沉重。
蘇澤說道:
“所以蘇某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改本色征稅為折色征銀,就能讓百姓免于差役之苦。”
徐渭連連點頭,這下子連涂澤民也點頭。
可是蘇澤說這些,又和在北方開關通商有什么關系呢?
涂澤民疑惑的看向蘇澤。
蘇澤說道:
“此法用于東南等錢銀通行的地方自然沒問題,但用于北方就要出大問題了。”
涂澤民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他反問道:
“可是因為北方銀錢不通?”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