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么是你來送奏疏?”
馮保連忙說道:
“今日司禮監繁忙,小太監都有差事,仆臣怕遞送慢了,耽誤了朝廷的正事,所以就來了。”
隆慶皇帝微微點頭,沒有計較這個細枝末節。
但是隆慶皇帝身后的李芳卻警惕起來。
馮保親自來送奏疏,這種不同尋常的舉動,背后怕是有什么目的。
看到隆慶皇帝打了一個哈欠,馮保又說道:
“陛下,就讓仆臣給您讀奏疏吧。”
隆慶皇帝點點頭,很多時候皇帝累了的時候,都是身邊的司禮監太監朗讀奏疏,之后皇帝給上幾句御批的意見,就算是完成了奏疏的批答。
就在這個時候,朱翊鈞也走進書房。
見到朱翊鈞,本來準備朗讀奏疏的馮保頓了一下,但是隆慶皇帝卻說道:
“且讀大聲點,正好也讓太子看看,朕是如何處理政務的。”
皇帝發話了,馮保就開始讀了起來。
他沒有一開始就讀蘇澤的奏疏,而是找了兩個無關緊要的奏疏,迅速的讀了一遍。
隆慶皇帝瞇著眼睛,基本上都是按照內閣的意見,回一個“準”或者“不準”,這就算是完成了口頭批答。
眼看著皇帝更累了,馮保拿起蘇澤的奏疏,朗聲讀了起來。
“《請開登萊通商疏》,詹事府,蘇澤。”
原本昏昏欲睡的朱翊鈞,聽到了蘇澤的名字,眼睛突然瞪大。
而隆慶皇帝則聽到了蘇澤奏疏的題目,也一下子睜開眼睛。
馮保臉色不變,然后將蘇澤的奏疏完整的讀了出來。
在隆慶皇帝身后的李芳,則注視著馮保,他已經可以確定,馮保親自來送奏疏,就是為了蘇澤這份奏疏。
聽完了之后,隆慶皇帝又說道:
“拿來給朕好生瞧瞧。”
馮保立刻將奏疏送到皇帝的手里,隆慶皇帝首先看了三位內閣輔臣的票擬意見。
高拱極力贊同,趙貞吉附議,張居正也贊同,但是提出要在登萊設置市舶司,負責蘇澤所說第三條的貢務專賣。
又將蘇澤的奏疏讀了兩遍,隆慶皇帝的眉頭更皺了。
隆慶皇帝想起他登基的第一年,曾經下令天下臣工上書言陳國事,其中一個名叫涂澤民的福建巡撫,提議解開邊禁,與外國通商。
那個時候自己剛剛繼位,自己同意了涂澤民的奏疏,在福建月港開關通商。
如果只是開關通商,蘇澤這份奏疏倒是不會有什么問題,可是在北方開關?
還有蘇澤所說的鑄幣銀元,這可行嗎?
當然,這些都還是細枝末節,關鍵是在登萊通商,就是重啟對倭貿易,那些言官?
很顯然,這一刻隆慶皇帝心中猶豫了。
代王的案件剛剛結束,言官們消停了幾天,但是現在又因為遼王的案子開始吵起來了。
而且這一次,言官還是占著理的。
代王是因為勾結草原叛亂,證據確鑿,除國也就除國了,言官不敢多說什么。
但是遼王是在荊州,你說他在荊州要叛亂?
言官的攻擊重點在于,就算是遼王朱憲煒的罪行屬實,那就廢除遼王圈禁鳳陽高墻就行了,因為這個就廢了遼藩,不是太不近宗親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