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個頭不大,和蘇澤前世見過的土豆沒辦法比。
這也是正常的,后世的農產品都是經過一代代科學育種優選出的最優良品種,而如今這些土豆,產量和口感都不能和后世的比。
但就算是這樣的土豆,也已經是相當完美的農作物了!
蘇澤前世的時候,就曾經作為扶貧干部,推廣過土豆種植,所以他對土豆十分的了解。
土豆是一種主糧,營養物質十分的豐富,理論上只要進食土豆和牛奶,就能滿足人類需要的所有營養物質。
土豆對土地要求很低,在山地和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種植,抗寒抗旱,而且成熟周期要比小麥水稻都要短,災荒的時候也能作為救荒的糧食。
土豆的味道也相當不錯,蘇澤想到前世那些土豆制作的美食,吸了一下嘴角的口水。
但是土豆也不是完美的作物。
蘇澤按照記憶,在紙上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道:
“要讓涂澤民繼續搜集土豆,反復種植同一種群的土豆,會積累生物堿毒性,引發病害。”
蘇澤前世曾經去基層扶貧,也在當地推廣過土豆種植。
土豆每一季都要換種,如果用自家的土豆繼續育苗種植,來年就很容易發生嚴重的病害。
最有名的,就是愛爾蘭饑荒了。
英國殖民愛爾蘭的時候,曾經在愛爾蘭大力推廣土豆,但是由于種群的單一,加上土豆這種農作物的種植密集,導致了馬鈴薯晚疫病迅速傳播,愛爾蘭土豆減產乃至于絕收。
而英國則將愛爾蘭的糧食全部出口,導致愛爾蘭餓死了百萬人。
大英在大缺大德上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所以蘇澤才寫信給涂澤民,請他繼續搜集土豆,豐富種群多樣性,就不會出現大規模病害。
這個原理就和輪種是一樣的,通過種植不同的農作物,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土豆是茄科植物,如果單一品種的無性繁殖,會導致生物堿毒素的積累,增加種群多樣化也能減少毒素。”
蘇澤又寫道:“土豆育種也需要更多品種的土豆。”
蘇澤寫完這些,又從書桌上拿起小筆,迅速寫了一封信,找來了【飛鴿傳書】,將信塞進信籠里。
胖鴿子展翅高飛,迅速向著登萊方向而去。
理清了土豆育種問題的思路,蘇澤接著開始思考,如何推廣土豆種植。
前世的扶貧工作,讓蘇澤明白推廣一種農作物的不易。
蘇澤回憶起前世的那個村子,他前任扶貧干部,胡亂上馬項目,推廣村民種植獼猴桃。
最后種出來的獼猴桃又小又酸,當地又是山區,很難運送出去。
等到蘇澤再去的時候,他在當地推廣土豆,當地百姓已經非常抗拒,死活不肯改種土豆了。
后來蘇澤是向上級申請了專門的補貼,又親自在村委開荒,最后才說服當地百姓改種。
在大明朝,難度只會比前世更大。
這倒不是說農民保守,而是主糧這種東西,誰也不會因為你一句話就隨意改種。
農業種植本身就是相當復雜的事情,任何作物都不是種子撒下去就能豐收的。
圍繞著農作物,需要按照農時播種除草增肥,還有各種病害防治的技術,已經種慣了某種作物的農民,絕對不會因為官府推廣就改種。
你官府推廣的農作物種不出來怎么辦?
到時候朝廷的賦稅還要不要交?
沒有口糧吃了,朝廷管不管?
別說是封建時代了,就是近現代,要推廣一種主糧都是非常困難的。
但蘇澤露出笑容,好就好在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