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這個棱堡,并不是為了城堡的外形,而是為了讓火力能相互覆蓋,保證整個城堡沒有任何死角。
蘇澤說道:
“以炮護城,以城屏炮,這就是蘇某所設計的棱堡。”
“在棱堡城墻上,分別設置佛郎機炮、大將軍炮等多種炮臺,在敵人遠近距離分別射擊,加上弓箭手和勁弩手近射防守。”
“一座棱堡中只要駐扎千人,儲備足夠的糧食和彈藥,百倍之敵攻打城下,也拿棱堡毫無辦法。”
百倍?
這下子趙貞吉和兵部尚書霍冀都皺起眉頭,認為蘇澤是在吹牛。
但是蘇澤卻知道自己不是在吹牛。
棱堡,也叫做文藝復興城堡,這種城堡在重炮出現前,所有進攻者的噩夢。
在東亞,就發生過一次經典的棱堡攻堅戰,叫做熱蘭遮之戰,這是鄭成功收復臺灣打得最艱苦的一戰。
進攻方是鄭成功,而防守方是荷蘭人。
這場戰爭鄭成功投入登陸兵力兩萬人,還調集了自己所有的艦船,而防守的荷蘭人不足千人。
這場戰斗鄭成功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部隊,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荷蘭人還堅持了半年多,最后還是因為糧食和彈藥耗盡才被攻克。
而如今草原上的蒙古人幾乎沒有火器,在東勝州建造棱堡,還真的能抵擋百倍的敵人。
兵部上下都很滿意,但是工部站出來說話了。
發言的是萬敬。
萬敬拱手說道:
“蘇翰林,按照您的說法,要在棱堡中布置火炮,可如何將火炮運送到東勝州?”
眾人看向蘇澤,顯然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蘇澤淡淡的說道:
“直接在大同鑄炮就是了。”
萬敬說道:
“大同雖然有石炭,但是蘇翰林怕是不知道,北鐵不適合鑄炮,連做大將軍炮都不合格,更別說是佛郎機炮了。”
“朝廷要鑄造鳥銃和佛郎機炮,多用閩鐵,可如果要在大同鑄炮,就要將閩鐵運送到大同,那耗資太大了。”
工部尚書雷禮也點頭。
閩鐵,也就是福建所產的鋼鐵。
大明鑄造的火器一言難盡。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就抱怨朝廷產的鳥銃容易炸膛,不如繳獲的倭國鳥銃好用。
而明末孫元化所寫的《西法神機》一書中,更是直接說明制作鳥銃和佛郎機炮要用閩鐵,切不可用北鐵。
蘇澤微微一笑,這就是冶鐵技術的問題了。
之所以現在北方的鐵不行,那是因為北方冶煉的時候用的是含硫量比較多的煤炭,而這個時候的人并沒有認識到,含硫高的煤炭會脆化鐵材。
對于這個,蘇澤也早有預案。
他對著雷禮和萬敬說道:
“蘇某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北鐵的材質優于閩鐵!”
在場眾人都詫異地看向他,尤其是兵部尚書霍冀問道:
“當真!?”
蘇澤點頭說道:
“千真萬確!”
眾人看向蘇澤,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你怎么連鑄炮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