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營造學社不是為了營造,而是為了研究物之理。”
“剛剛蘇翰林所說,要究萬物之理,要先通數算!”
——
雖然冶鐵的問題有了突破,但是僅僅是材料過關,還不能鑄造出好炮。
于是蘇澤又來到了翰林院。
從皇帝下旨設立太史局開始,黃驥就開始了忙碌。
四海測驗聽起來是個宏偉的項目,實際上也就是起的高調子。
實際上,要重修歷法,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
黃驥首先欽天監將元朝和國初修訂天文歷法的資料翻出來,先搞懂前人修理歷法的數算原理。
除了給欽天監上課,培訓他們天文和數算知識外,黃驥還要培訓他們使用望遠鏡等新的天文儀器。
再加上太子那邊還要經常喊他去查賬,這些日子黃驥又瘦了一些。
等聽到蘇澤拜訪的時候,黃驥連忙放下手中的資料,來到太史局門口迎接蘇澤。
“云襄(黃驥字)兄,你可要好好休息,要為朝廷制定新歷,沒一個好身體怎么行,也不能事事都親力親為吧?”
上次之后,黃驥和蘇澤已經互相稱呼表字了,黃驥無奈的說道:
“子霖兄,我可沒你這樣的大才,只能做個勞力者了。”
不過蘇澤倒是也沒有繼續再勸,如果沒有這種廢寢忘食的鉆研精神,黃驥也搞不出這些東西,古往今來,科學家都是有些偏執的。
“今日子霖兄怎么有空來太史局?”
太史局沒有太史令,所以黃驥這個少史就是一把手,蘇澤還看到了欽天監的周相,如今也已經是黃驥的手下了。
蘇澤說道:
“其實我今日過來,也是有事要求云襄兄幫忙。”
黃驥連忙說道:
“子霖兄太見外了,有什么事情盡管吩咐。”
蘇澤將自己所求的事情說了一遍,黃驥疑惑的看向他問道:
“鑄炮?我對鑄炮一竅不通,有什么能幫子霖兄的?”
蘇澤笑著說道:
“云襄兄有所不知,這鑄炮可是和算學息息相關,如今國朝精通算學的人都在你的太史局,所以蘇某才求到你這里。”
“鑄炮和算學有什么關系?”
“當然大有關系。”
蘇澤說道:“云襄兄,你以為火炮的炮身,是越長越好還是越短越好?”
這個問題讓黃驥愣住了,他想了想說道:
“大概是越長越好?”
蘇澤又問道:
“那炮口的圓徑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黃驥說道:
“當然是越大越好,佛郎機炮比鳥銃威力大,這個我是知道的。”
蘇澤搖頭說道:
“要制造出好用的火炮,那可不是空想,是要通過算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