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跟著張宏來到了東宮,一路上他聽完了張宏的描述,總結一下就是“茶葉滯銷,蘇師傅幫幫我”。
等蘇澤來到了東宮,除了太子之外,蘇澤還見到了國舅李文全。
一見到蘇澤,小胖鈞就說道:“蘇師傅!幫幫孤!”
蘇澤安撫住了小胖鈞,接著問道:“百戲會已畢,太子還要那么多銀錢做什么?”
朱翊鈞委屈巴巴的說道:“過些日子就是母妃壽辰了,孤想給母妃準備一份大禮。”
蘇澤看了一眼朱翊鈞,沒想到他還有這份孝心。
李貴妃只是貴妃,如今皇后還在,自然無法大操大辦慶賀。
朱翊鈞能想到母妃,自籌經費送禮,這也讓蘇澤有些欣慰。
接著蘇澤又問道:
“那茶葉滯銷又是怎么回事?”
這時候朱翊鈞身邊的國舅李文全說道:
“殿下,還是讓我來說吧。”
李文全對蘇澤行禮,這才說道:“蘇翰林,前陣子太子請陛下從內承運庫中盤出陳茶,交給在下送到登萊售賣,剛開始的時候銷量不錯,也籌辦了不少銀子。”
“但是前些日子,商船都不再收茶了,現在還有不少茶堆在萊州港的庫房里。”
蘇澤疑惑的問道:“茶葉不好賣嗎?”
不應該啊,茶葉明明是中原出口的暢銷貨物,為什么會滯銷?
李文全倒是也做了一些調查,他說道:“以往茶葉出口的大頭都是朝鮮和倭國,近些日子福建春茶上市,商人更愿意在月港買茶,殿下的茶葉雖然好,但卻是往年的陳茶。”
原來如此。
茶葉這個東西,本質上就是農產品,就是新鮮的最好。
內承運庫的貢茶自然是品質最好的茶葉,但是再好的陳茶也是比不過鮮茶的。
蘇澤又問道:“既然倭國朝鮮賣不動,西洋商人呢?”
上一次葡萄牙商船抵達登萊后,這些西洋商人知道登萊允許和外國人做生意,萊州港的西洋商船越來越多。
這個時代歐洲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是極其恐怖的,一個能自由交易的大明港口,就算是遠行幾千里也是值得的。
李文全說道:“蘇翰林怕是不知道,這海輸的茶葉可不好賣,西洋商人一般不敢收太多。”
怕蘇澤不懂,李文全說道:“茶葉是非常容易壞的,海水濕潮,海上運輸的茶葉運回西洋,還能喝的十之無一。”
李文全這么說,蘇澤才想起來,明代茶葉出口量確實不大,真正茶葉成為拳頭產品,還是清朝時候的事情。
再一想,蘇澤立刻明白了原因。
隆慶時期茶葉的都是綠茶,綠茶是非常容易變質的,運回歐洲以后茶葉口感也不好,并不受歐洲歡迎。
朱翊鈞越聽越急,他問道:“蘇師傅,要不你上書請奏父皇,禁止月港售茶就是了!”
蘇澤連忙說道:“殿下,不可。”
“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