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嘆息道:“后生可畏啊。”
說完這些,高拱親自離開座位,來到張居正的面前,將蘇澤的奏疏遞給張居正。
張居正詫異的看向高拱,只聽高拱說道:
“張閣老,這件事我吏部插不上嘴,需要您鼎力相助。”
張居正接過了高拱的手里的奏疏。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
錦衣衛的事情?
張居正仔細看完了蘇澤的奏疏,合上奏疏后,張居正嘆息道:
“天生蘇子霖,實乃我大明之幸,高閣老,我張居正一定力促此事!”
聽到張居正的許諾,高拱向張居正拱手作揖。
張居正也連忙站起來回禮,兩人雖然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歧,但是因為蘇澤這份奏疏暫時聯合在了一起。
司禮監。
陳洪拿過奏疏,看完了之后,他立刻走到了馮保面前。
“馮秉筆,這是您那檔子的事情,還是由馮公公您送到御前吧。”
陳洪這話說的也沒錯,馮保是提督東廠事,這錦衣衛的事情確實是他的職權范圍。
其實馮保已經從張居正那邊通了氣,大概知道蘇澤奏疏的內容。
但是看完了蘇澤的奏疏,馮保的眉頭還是皺起來了。
前半段還好,馮保感覺實行難度不大。
但是后半段涉及到了北鎮撫司,就連馮保自己也吃不準皇帝的心思。
隆慶皇帝不愛用詔獄,但是不代表皇帝就能同意蘇澤的奏疏。
馮保也算是發現了蘇澤的套路,他總是喜歡將一件容易的事情和一件難的事情合并在一起推動。
容易推動的事情,都能看到明顯的好處。
兩件事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捎帶著就能把難辦的事情給辦了。
高,實在是高啊!
馮保入宮多年,見慣了陰謀斗爭。
入職司禮監后,也看了不少大臣的奏疏。
但是像蘇澤這樣,一疏接著一疏,都是沖著解決問題去的大臣,馮保還是第一次見到。
關鍵是蘇澤奏請的事情,每次還都能辦成。
大概是因為蘇澤的奏疏從不是空發議論,都是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來。
比如這次對養象所和北鎮撫司的改制,咋一看有些天馬行空,但仔細想想似乎切實可行,而且一旦辦成,對皇帝和錦衣衛都有很大的好處。
馮保這個東廠提督,也是在錦衣衛指揮使成國公朱希忠病重的時候兼管錦衣衛。
如果真的能推動此事,自己也能更好的掌握錦衣衛。
想到這里,馮保拿著奏疏走向御書房。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