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皇帝從馮保手里,接過了蘇澤的奏疏。
《議養象所改制及鎮撫司職司疏》?
隆慶皇帝的老習慣,遇到比較重要的奏疏,他都會先看完奏疏,最后再看閣老的票擬意見。
這是為了不被閣臣的意見牽著鼻子,先自己看奏疏了解具體情況。
隆慶皇帝打開奏疏,奏疏的前半段是講的養象所的事情。
蘇澤給皇帝的提議是開放養象所為皇家動物園,允許京師士庶百姓參加,用“捐銀”方式來自籌資金。
“臣聞周文筑靈臺而庶民子來,漢武開上林而百獸率舞。蓋圣王御宇,必使珍禽異獸得洽天和,黎庶黔首共沐恩澤。”
看到這兩句話,隆慶皇帝嘴角就露出笑容,無論是周文王還是漢武帝,都是千古明君。
如果是別人這么寫也就算了,蘇澤這一頓馬屁下來,皇帝還是很受用的。
“今查養象所蓄象十二,麒麟一頭,并驊騮、犀兕之屬凡三十有奇,皆先代外藩貢瑞,實為太平之征。”
“今養象所占地廿頃,林泉幽勝,若仿靈臺舊制,旬日一開,許京師父老攜童稚入觀。”
捐銀助餉,這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
捐銀制度從唐宋就有了,唐宋也有用捐銀開放皇家園林獵場的先例。
蘇澤羅列了養象所的開銷,每年光是飼養和人員費用,就差不多有六千兩銀子。
如果按照蘇澤的辦法,第一年就能節省下好幾千兩,隆慶皇帝本身就對于養象不上心,開放養象所也算是與民同樂了。
就在皇帝拿起御筆,準備批準這道奏疏的時候,他才發現奏疏還有后半段。
這一段是關于鎮撫司的。
關系到鎮撫司,隆慶皇帝坐正了身體。
錦衣衛鎮撫司是一個特殊的機構,隆慶皇帝自己不愛用鎮撫司,但是他的父皇就很愛用這個機構。
當年胡宗憲就是被抓入鎮撫司大獄,在詔獄中自殺的。
王世貞的父親也是被逮捕入鎮撫司詔獄后死亡的。
嘉靖朝的大臣,聽聞鎮撫司詔獄色變。
隆慶皇帝比起他父皇,繼位過程順利,正統性很強,政治局面也比較穩定。
他在裕王府的時候,也飽受東廠和錦衣衛的監視,本性上也不喜歡這些特務機構。
繼位后隆慶皇帝釋放了詔獄中的政治犯,將鎮撫司詔獄空了出來。
當然,皇帝自己不用,不代表皇帝就要廢除鎮撫司。
這就和軍隊一樣,四方太平不代表就要馬放南山,東廠和錦衣衛就是皇權的一部分。
但是看了蘇澤的奏疏,隆慶皇帝的眉頭皺起來。
蘇澤的奏疏,并不是請求廢除鎮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