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身問道:“陸公子,現在開始?”
“恩?”今兒發愣的次數,比陸畔以前一年加起的次數還多。
教什么,材料不是正買著?
他還沒有問,關于那個沙盤桌,對方是怎么想的。
尤其是那幾國之間的地理位置。
是腦子一拍,隨便定的大小面積,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算學方式。
而且,他還沒有勸宋茯苓:你放松一些,叫你來,只是想聽聽你的想法,你隨便說,不怕說錯……
他什么也沒說,宋茯苓就已經站在黑板前開始唰唰寫了。
“下面我會常說三個詞,一個叫比例尺,一個叫水平比例尺,一個叫垂直比例尺。”
陸畔挑了下眉:“什么叫比例尺。”
粉衣、橘黃裙、綠鞋,扎著兩個包包頭的宋茯苓,回身道:“就是一種簡略的說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我們要將實際面積,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直縮到你的沙盤桌上。不能每次都說的如此復雜,我們給它取個名。”說完,在“比例尺”仨字上畫了個圈。
且提示陸畔:“我建議陸公子拿筆本記錄。”
“等一下,你用的是什么筆?”
“粉筆,這個不重要,去取筆本你寫一下吧。”
陸畔:“……好。”
寶珠低垂著頭。
順子面無表情貼邊站在角落。
順子他爹,澤園大管家,頭回聽到這樣的對話,愣了好一會兒,才扭頭沖也愣住的丫鬟皺眉,用氣息呵斥速去取紙筆。
宋茯苓回過身,接著小嘴叭叭叭,一邊分解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概念,一邊唰唰唰寫下公式。
又兩不耽誤問陸畔:“陸公子聽懂了沒?”
陸畔望著背對他的小身影:“聽懂了。”
恰好宋茯苓也寫完了,轉回身,沖陸畔滿意的一點頭:
“我認為,到底要做多大的沙盤,是根據目的和條件而定。
我當時寫話本,因為故事中背景是幾個國家,我想著面積極廣,而我的沙盤桌又不可以做太大,我的比例尺達到了一比幾萬。
通常啊,通常情況下都要大于一比一千的。
這個是隨意的,是根據你的桌大小定。”
陸畔很想問,這里有點疑問。
宋茯苓就像猜到了一樣,用手壓了壓,示意別著急,聽她說完:“所以,為了讓你能清晰的了解我所說的比例,我給你寫了個例子,看黑板。”
連順子他爹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抬頭看黑板。
被順子使眼色,給弄出去了。
順子又沖寶珠,以及花廳里的其他丫鬟們擠咕擠咕眼睛,大家安安靜靜的都到了外面。
因為順子心里有第六感。
第六感告訴他,或許他家少爺好像有可能會真的聽不懂,會出現呆蠢的那一面暴露的狀況。
宋姑娘走了不要緊,到時他們這些親眼見過少爺出丑的可沒好果子吃。
然后,這些在外等候的人,就隱隱約約聽到宋茯苓在說:
“你想要將長200里地,寬140里地的城池縮到沙盤桌上,你看這。
我們打比方比例是一比兩萬五,那么我們就能算出來啦,你就用這個數,用籌算法(古代的一種算法),去除這比例兩萬五,你?”
陸畔不得不站起身,掀開門簾,讓丫鬟去給他取算籌工具。
一種竹子做的,二百七十幾根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里,陸畔有很多,專門用于計數和積算的時候,就將這些取出來,以縱橫方式排列相應數目。
他還有一種類似現代乘法表的簡牘是木質的。
回過身,“你先說你得出來的數。”
宋茯苓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