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附近的夫人們聞言,心思不一。
周夫人勉強讓自己露出笑容。
……
出了正月,錢佩英忙了起來。
她不再參與夫人聚會。
家里買賣涉及的銀錢太多,宋福生讓媳婦統管。
大帳目,宋富貴能知曉一些。
牛掌柜能跟著錢佩英一起攏賬知曉一些。
但關于錢佩英不太善意的話,卻越傳越遠。
那些夫人們,張三和李四好,倆人私下聚會談論知府夫人幾句,李四和王五好,私下談幾句,王五和趙六再講究幾句,一個傳一個。
就到了秦主簿小舅子老丈人岳父大嫂家侄兒媳婦那里。
那位的夫君不是也在黃龍府衙牢房偷偷嘛,眼下總來秦主簿家走動,比去自己爹娘家還勤快。
秦主簿的妻子夜里就和夫君學了一番。
很奇怪,外面的風聲,對宋知府的娘親、女兒、妻子的口碑是不一樣的。
對馬老太,外面口碑是,女人難啊,尤其是寡婦娘沒什么本事,只靠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要拉扯兒子科舉,那份眼界、心胸,一位鄉下老太太,太值得讓人欽佩了。
更何況,宋大人無子啊,這位老母親并沒有逼迫宋大人休妻,出門在外,從未抱怨過一句無后不孝。
倒是有聽說過這位太恭人,曾無意間提起,兒能有今日,他岳父功不可沒。
這要有多純良的心腸才能說出如此大義的話。
這是位多好的婆母啊。
各府的當家夫人,真都恨不得在聊家常提起馬老太時,暗示自己的婆母,你看看人家。
難怪能是被大長公主看重之人,能成為國公府那樣門第之家的座上賓。
對宋茯苓的是,這位堂堂知府千金,真是被她糊涂娘毀了。
在許多人心中,這里的女子覓得良人的黃金期,就是及笄上下一二年。因為定下后,沒有地方去買現成的,要準備許多陪嫁物什和家具,這一準備就是一年左右,正正好出嫁。
傳著傳著就走了樣,可能每個人說閑話時,都帶有自己的想象。
外傳知府千金,要想找到門當戶對很好的夫君,選擇面很窄。
除非為了選擇多一些,認下做填房。
要不然就只能找門第低上一些的。
不止宋茯苓,這里也包括宋家女宋蘇木。
畢竟宋知府的侄女比宋茯苓年紀還長半年。
至于對錢佩英的看法,外面的人是最不友善的。
一句話總結就是,錢佩英不配做知府夫人,配不上宋福生。
知府夫人無子,誰會要一個無子的?
換位思考,換成家里的夫君是宋知府,真的會認命嗎?
她們這些給夫君生了兒子的,都沒斷了向府里抬姨娘,更不用說那沒生的。
不信宋知府沒想法,不信知府夫人會好意思不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