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到走紅甜頭的周云深有點中毒過深的感覺,媒體的關注就像毒藥一樣,讓他不愿意放棄。
畢竟只是說點不好聽的話而已,如今就已經有媒體來申請采訪了,放在往常可沒這種待遇。
紀光河抬眼看了看周云深,提醒著說道:“這種事情偶爾一次兩次還行,要是做多了就沒效果。你畢竟是作家,又不是文學批評家。”
“這樣啊。”周云深頗為失望,“或者我可以轉型當一個文學批評家,可比我寫作舒服多了。”
……
“兒子,這人很有名望嗎?他的話不會對你造成太大影響吧?”
楚嵐關切的詢問著,這可是上了央視科教頻道的節目,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其余新聞媒體肯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張楚搖搖頭,“應該不是特別有名才對,最有名的那種我都有印象。現在他的批評其實一點也站不住腳。作品都還沒有寫出來完呢,哪有這種批評。”
“就算是這樣也挺煩的,你寫的時候可千萬要注意,別有太多太多的漏洞,不要給那些人攻擊你的機會。”楚嵐不由分說的就將張楚推到書房去,“他們說他們的,你寫你的,好好寫。寫完交給你們導師慢慢看。”
張楚這會兒并沒有被影響太多,他知道自己將《萬歷十五年》寫出來就會有不少爭議。
在地球上面時,說起最著名的歷史作品,十個人里面有七八個都會提及《萬歷十五年》。
在這部作品之前,人們不知道歷史還可以這樣寫,它似乎只能在象牙塔之內乏人問津;但黃仁宇之后,不僅明史走入了公共閱讀的視野,整個歷史學都在大眾范圍內引起一場又一場關注熱潮。與此同時,圍繞著黃仁宇史學觀及治學方法的各種爭議也接踵而來!
這本書可以說是風靡時代,暢銷不衰的歷史著作,幾十年時間來不知道賣出去了多少正版、盜版印刷品。
在民間,黃仁宇是大名鼎鼎的歷史大師,但在史學界,黃仁宇更像一位“旁門左道”,國內主流的明史專家并不太采納他的看法,甚至有人專門分析黃仁宇的作品硬傷,批評他的治學態度。
生前身后,黃仁宇可謂是聚集譽謗一身!
這本書能暢銷幾十年的時間,絕不是一句寫法新奇就能打發掉的,許多學校大一學生的推薦書目就是它。
就算是火爆到極點的《明朝那些事兒》在銷量上面也比不過《萬歷十五年》,畢竟時間太久了。
甚至于在2017年大熱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之后,這部1982年出版的作品時隔三十多年,重新登頂了京.東圖書歷史類銷售榜冠軍的寶座!
幾十年時間來,它就根本沒有從各種排行榜統計中跌下去過,默默增加著銷量。
在張楚穿越來的時候,《萬歷十五年》依舊是京.東圖書近30日歷史類作品的第一位,一件商品的評價數超過了8萬人。
而在天.貓生意參謀最新的數據顯示,萬歷十五年書籍每天的爆款訂單數在1000以上,成為圖書類行業排名的前三甲,僅次于一本高考復習參考資料以及另外一本英語四級真題資料!
對于自己還沒寫完的這本書,張楚的確信心十足,他很想知道周云深看到《萬歷十五年》之后究竟是什么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