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街頭或街邊咖啡館,常見到捧書認真閱讀的人,手不釋卷。
盡管有三分之一的農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是文盲,但這并不影響到印度人對閱讀的愛好。
在首都新德里的圖書市場,最新出版的西方暢銷小說常常被擺在最顯眼的地方,這類型的書很受印度白領和精英階層的喜歡。
印度作為人口最多的英語出版市場,西方暢銷書一直很受國民歡迎。
此前曾經全球暢銷的《哈利波特》、《穿普拉達的女模特》系列小說以及伊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都是許多印度人的最愛。
此外,印度本土作家小說也很有市場,年長者喜歡閱讀與宗教有關的作品,年輕人喜歡看小說以及跟成功學差不多的作品。
現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富有印度文化特色,又在國際上美名遠揚,同時故事還非常精彩,理所當然吸引到許多年輕的印度讀者!
OM連鎖書店里面公布的暢銷書排行榜中,《少年派》已經連續多周在榜。
當它獲獎的消息從英國傳到印度國內的時候,許多年輕的讀者都在網上紛紛表示贊揚。
“與其說這是派的漂流生活,倒不如說它是非常感人的故事。用語言寫成的故事,非常微妙、堅固。張楚的語言描述很有視覺感,仿佛讓我感受到了皮膚上面沾上海水。就跟所有偉大的文學一樣,這部小說在旅程的最后幾分鐘內,讓你感覺到所有情緒都調動起來。”
“我對這本書感到非常驚訝,讓我告訴你為什么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這周我們參加討論書友會的時候,一個朋友向我表達了是多么喜歡它。它的結局讓我感到詫異,非常欣賞這種關于矛盾的解釋。即使大家喜歡的有所不同,但這是一次很棒的閱讀體驗。”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它簡短的章節,喜歡它關于三個信教人爭論派的宗教信仰,我很享受這次閱讀!”
“曾經《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描述了印度社會的陰暗面,但我覺得那并不是全部。而眼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卻給印度的形象來了個360度大轉彎,這才是我喜歡的印度!”
然而面對少年派勇奪布克獎的情況,印度媒體那邊卻并不都是夸獎。
《印度時報》的評論員維杰-夏碼就在報紙上面寫了段評論,對張楚以及小說大加批判起來:“這是文化竊賊的可恥勝利!”
標題直接就把張楚定義為了文化竊賊,這著實吸引眼球。
“近日,有本描述印度文化的小說拿到了英國布克獎,成為亞洲第一部獲獎作品,但它的作者卻是個中國人!他偷竊了我們印度的文化,將原本屬于我們的榮譽偷走,這種行為是極其可恥的。這是不可饒恕的行為!”
***************
總算有了第二個盟主,這是老楊同志打賞加更第一章。
今天目測要六更,爆肝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