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華覺得自己仿佛被幸運之神給砸中,整個腦袋暈乎乎的!
能幫張楚翻譯《人工智能》就是件極其幸運的事情,能幫自己把知名度打開,從而接到更多作品的翻譯工作。
結果這翻譯的版本交過去,人家直接送到了《紐約客》的編輯部。
雖然沈云華是生活在西海岸的洛杉磯,但對于東海岸這家雜志的大名已經聽聞許久!
不光只有紐約人才看這雜志,全美其余城市也有人看,甚至世界上另外一些國家的讀者同樣在網上閱讀。
這幸福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他現在隱隱約約開始擔憂起來,自己翻譯出來的文筆真的能被《紐約客》承認嗎?
并不是專業翻譯的沈云華覺得自己似乎變成了拖后腿的那個人,如果專業從事文學翻譯的人來做的話,估計要修改的地方就要好得多。
誰能想到一個在電氣實驗室的物理博士在讀生能有機會在大名鼎鼎的《紐約客》上面發表一篇文章呢?
即便這個文章是翻譯的。
沈云華想了想,他決定將這個消息跟自己的朋友們分享分享。
他在微.博上面認證是書評人,只不過影響力并不算特別大,只有十萬粉絲而已。
這么有紀念意義的時刻當然得讓更多人知道才行。
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真正的獨家爆料,張楚科幻短篇小說將會在下周登上《紐約客》雜志,是近二十年來占據篇幅最多的小說。喜歡張楚的朋友們可以買來收藏一下。”
沈云華的微.博粉絲活躍的并不多,他們關注的原因就是因為沈云華通常是站在年輕讀者的角度寫書評,不跟那些老一輩的書評人那樣咬文嚼字、引經據典。
現在看到這個所謂的獨家爆料之后,這些關注者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張楚的讀者,他們紛紛有些詫異。
“這有點牛逼啊,居然都上了紐約客!”
“人工智能?這什么的書,我竟然根本不知道。”
“樓上的,你是剛剛從火星回來嗎?”
“村通網,紐約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人一周只登一篇小說。”
“聽起來這雜志好像很普通嘛,上個雜志而已,至于這么驚訝么?”
大部分人是根本沒聽說過《紐約客》的,而知道它大名的人當然清楚其中的難度。
當沈云華的消息被張楚的粉絲們傳開之后,不少人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毫無征兆的事情啊!
對于普通人而言,這不過是一本雜志而已,好像沒什么特殊的。
又不是上個什么時代雜志封面,只是把小說放上去而已。
大概是張楚此前取得的成績太優異耀眼,上《紐約客》相比起來是小事一樁。
相比起國內粉絲們的淡定,外網的粉絲們卻高興得不行!
他們期待《人工智能》英文版已經期待了好幾周的時間,現在總算是看到了一線曙光!
明明有能力寫英文小說,卻總是等到中文版發行很久之后才推出英文版。
國外的讀者們都在羨慕國內讀者的好運,恨不得能趕緊考過中文十級!
“終于出來了,我還以為張楚沒有英文版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