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瀏陽河畔的湘南廣播電視中心大樓直插云霄,主樓跟副樓連在一起形成H型,構成了酷似電視屏幕的空間,這里就是幾代電視湘軍打造出來的電視傳媒圣地。
巨大的臺標酷似橙黃色的芒果,因此湘南衛視也被網友們戲稱叫芒果臺。
孔瀟一是湘南衛視年輕的導演,今年還才剛剛度過自己三十歲的生日,能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成為本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總導演,不光需要人脈,更加需要能力!
這可是國內上上下下都盯著的文化大賽,尤其今天還是《漢語橋》落戶湘南衛視的十周年紀念,更是容不得半點差錯。
等閑的電視節目導演都不愿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生怕弄出什么污點來影響職業生涯。
去年的總導演就被底下員工的疏忽給害慘了,節目播出的地圖上面竟然少了寶島,這可就捅了馬蜂窩!
“距離節目錄制只有不到一周時間了,我們再來過一遍節目流程,所有人都把自己負責的事情講清楚,任何出現在節目畫面的內容都至少得三個人進行交叉檢查,決不允許有任何政治性的錯誤。”
孔瀟一臉色很沉重,明明就要開播了,但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就連演播廳的設計都還沒有弄好,更不知道在哪里搭建它。
《漢語橋》的比賽錄制已經有了很多屆,這一屆他們的重點就放在挖掘漢語橋這個節目的立意上面。
第一期當然就是“過橋比賽”,所有參賽選手按照五大洲的洲別進行比賽,這一次不淘汰選手,比賽的內容包括了個人演講、才藝展示、評委問答等等。
五大洲就是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這些地方已經在當地進行孔子學院的協助下進行了初選,能進入到湘南衛視這邊錄制節目的絕對是翹楚。
既然是電視節目,他們自然就想找很多專業人士進行點評選手們的表現,明星藝人就可以安排座位才藝展示方面的評委,像張楚這種文化見長的就能作為問答環節的評委,不光評價選手們的回答是否正確,還需要引經據典進行分析講解,做到寓教于樂。
只不過張楚真沒有閑工夫來當評委,這節目一共有12場,差不多一個月時間要花在這上面。
“孔導,我們的評委人選就這樣確定下來嗎?感覺年齡層次偏大,似乎吸引不了年輕人啊。”
孔瀟一看了看確認下來的評委名單,這四個人看起來的確是權威有余,娛樂性較差。
姚雙喜標準的官方權威人士,國家語言委員協會教授、語言運用研究所副首長等等一系列頭銜。另外一位則是鮑國安,他曾經憑借《三國》中的曹操一角拿下過飛天獎跟金鷹獎。那時候的金鷹獎比現在亂整的金鷹獎含金量高多了,現在是中戲的教授。
還有一名則是朱利安,這位中文說得很溜,對漢語了解非常深,對中國文化有極大的了解。
最后一位是著名主持人徐斌,著名的主持人,解說過奧運會開幕式等一系列大型活動。
“我再考慮考慮吧,在這種文化比賽中要是找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明星來當評委,恐怕不光我們會被罵死,那個明星都的后悔死。”
其實娛樂圈里面文化素養高的人挺多的,但絕大部分在粉絲數量上面卻沒有多少,只能算是大家都尊重卻不追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