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醫院里面的時候,大夫也說了,要打三天吊瓶,這樣傷情才能恢復得快。
這樣,一大早吃完了早飯之后,他便提著從鋼城人民醫院里面拿回來的藥,來到了寨子村衛生室里面。
寨子村衛生室,位于老油坊所在胡同東邊的第二家,現在衛生室的主人姓杜,叫杜挺元。
杜姓在寨子村是人口最少的姓氏之一,到2002年的時候,寨子村只有四戶姓杜的,分別是杜挺元兄弟三人以及他們的父親杜志成。
杜志成以前在部隊里面當過兩年衛生兵,后來復員轉業原本安排了進了魯中鋼鐵廠里面上班,但是當時魯中鋼鐵廠的效益不好,后來他選擇了回家務農。
在那個年代的時候,流傳著一句話“七級工八級工,不如農民半溝蔥”,這也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魯中鋼鐵廠職工生活還是很艱辛的。
當然了,當時杜挺元復員轉業的時候,剛好趕上魯中鋼鐵廠創業艱辛的時候,如果他能熬過那十幾年的苦難時期,到后來可就幸福多了。
魯中鋼鐵廠從七十年代開始建廠創業,到九十年代的時候實現扭虧為盈,到2002年的時候,已經成了省內知名的鋼鐵企業了。
杜志成工人沒有當成,回到村里之后,自己開了個衛生室,靠著給村民們看個頭疼腦熱,打個針拿個藥,賺一些花銷,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后來杜志成生了三個兒子,這杜挺元是老小,上完了初中之后便一直跟著自己父親在衛生室里面學醫,到2002年的時候,年齡已經六十多歲的杜志成不打算經營衛生室了,便將衛生室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這杜挺元也算心靈手巧,雖然上學的時候功課不怎么樣,但是跟著自己父親學醫,倒也有模有樣,沒有兩年功夫,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衛生室開在三間南屋里,里外都有門,張有礦提著藥從外面進去,便看到杜挺元站在一邊,給坐在凳子上的一個人處理情況。
“哎呀,這是怎么了?孫大爺,你的頭這是怎么了啊?”張有礦一看竟然是孫紅茂。
衛生室里面沒有別人,這個季節雖然天氣已經開始變涼了,但是感冒還沒有開始流行。
不過,張有礦看到,孫紅茂的腦袋破了一大塊皮,然后杜挺元正在給孫紅茂處理傷口。
杜挺元會進行外科縫合手術,而且大家都覺得他縫合的傷口還是比較漂亮的。
當然了,至于說耳朵后面腦袋上的傷疤,那就更沒有必要到什么大醫院縫合去了。
“是有礦?你大爺沒出息,摔倒了。”
張有礦聽到這句話,可就有些納悶了,怎么摔倒了,還把耳朵后邊這塊頭皮摔得這么厲害呢?
“有礦你怎么來了?”孫紅茂呲牙咧嘴忍著痛,抽空問了張有礦一句。
“大爺,我也摔了一下,過來打打消炎針。”
“哎,我要有空,我也打打消炎針。”
旁邊杜挺元忙說道:“二哥你最好打打消炎針。”
然而孫紅茂則說:“事兒還很多,吃點消炎藥就行了。”
很快,杜挺元給孫紅茂處理好了傷口,然后孫紅茂付了錢之后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