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礦真逗啊。”
“不過有礦說得沒錯,這大金鹿自行車啊,現在也就廢品收購站里面還能找到。”
當然了,張有礦確實是開的玩笑,這20輛大金鹿自行車里面,也就有兩輛是從廢品收購站里面淘來的,其余的,都是從各村收上來的。
張有礦和張同坤思考了一晚上,下一步到底讓銷售員用什么當交通工具去賣花生油呢?
你說用摩托車吧?憑著現在張有礦的實力,買20輛摩托車,自個可就一分錢的流動資金也沒有了。
小推車呢,速度又跟不上趟。
所以最后思來想去的,爺倆的目光放在了當年農村里面非常重要的載重交通工具上面,大金鹿自行車。
在九十年代以前,大金鹿自行車,在齊魯省范圍內,可是相當常見的載重用交通工具。
別看這是一輛自行車,這自行車車架結實耐用,就是后車架上放500斤的重物,都沒有一點問題。
不過到2002年的時候,隨著摩托車的開始普及,這種速度相對來說較慢的載重用交通工具,便漸漸得淘汰了。
到2002年的時候,農用摩托三輪車,已經開始在農村地區慢慢得普及開了。
張有礦從周圍村里按照一輛30到50的價格收購了20輛大金鹿自行車,然后又從老吳木匠那里訂購了20套木架子,放在自行車后架子上,又將每個后架子上放兩個50斤的大塑料桶,而每個塑料桶里面再裝滿油,這樣每個銷售員,每天就要帶著100斤花生油,到周邊村子,鄉鎮小區里面去叫賣。
“這三天呢,有早加入咱們隊伍的,也有昨天加入咱們隊伍的,從現在開始呢,咱們的隊伍,咱們寨子張家油坊的銷售隊伍,就算是正式成立了!大家鼓掌!”
張有礦帶頭鼓掌,所有人也都樂呵呵得鼓起掌來。
距離張有礦比較近的孫振新,鼓掌的時候格外賣力。
“有礦,我有摩托車,我能騎著摩托車去賣油嗎?”
聽到自己的鄰居孫振新問自己,張有礦連連擺手說道:“振新哥,那可不行。我給大家統一服裝,統一交通工具的目的,是讓老百姓方便認識,一看,就知道是咱們寨子張家油坊賣油的來了,也算是給咱們打廣告了。振新哥你也不用著急,我看啊,用不了半年功夫啊,我就能給大家一人配一輛摩托車。到時候啊,大家騎著摩托車,能跑更遠的地方去賣油了!”
“那感情好啊!”
“跟著有礦干,有肉吃!”
“對,跟著有礦干,有肉吃!”
張有礦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后接著說道:“那接下來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怎么樣去賣花生油,大家呢,最好都記在腦子里面。”
“咱們寨子張家油坊的花生油呢,他歷史悠久,已經有142年的歷史了,據考證呢,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就開始經營油坊,那時候方圓一兩百里的老百姓,都到咱們寨子來打油……”
接下來,張有礦從寨子張家油坊的歷史,從食用花生油的優點,以及他們張家花生油的特點等等,講解著,告訴這些銷售員,去賣油的時候,說什么話,如何能夠打動對方,賣出更多的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