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提前參加了理科的幾門會考,物理、化學和生物,考完后除了化學還比較有把握,物理和生物都心里有點發虛的,就是明明在考場上做出來了,但是就是無法確認,自己是不是做對了。我聽說理科天分好的同學,對題目的對錯判斷是很有把握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但我明顯離這個境界還有距離。”
小崔追問道:“那您那幾門會考,最后的成績怎么樣?”
林淼道:“全都是A等,雖然天分不夠,但幸好靠努力補足了。”
全場輕輕鼓掌。
小崔轉頭問圓寒道:“那圓寒同學這學期的考試成績怎么樣?”
圓寒笑道:“哇,你太壞了,你不是知道的嗎?”
“我知道。”林淼插話道,“我看過圓寒寫的文章,他說七門紅燈籠照亮前程,沒有一門及格。”
小崔問道:“那您怎么評價圓寒同學的七門紅燈籠?”
林淼笑道:“首先這件事,不需要評價,不及格就是不及格,客觀事實擺在這里。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件事要是放在我們曲江省,我們接下來讀高二,正常文科班的學生,是要同時學習語數英、史地政、理化生九門課的,會考全部結束后,高三才變成純粹的文科科目沖刺。
所以以圓寒的學習態度,如果學校能容忍他升到高二,而不是讓他留級,他很可能就是九門紅燈籠照亮前程,以后可以給他起個外號叫‘九門提燈圓大人’,雖然搞人身攻擊不太對啊,但是確實我感覺挺貼切的。”
圓寒這下憋不住了,要解釋道:“我說了我是沒興趣,稍微認真一點學的話,及格還是沒問題的,我中考的時候語文、數學成績還可以的。我就是覺得現在我們的教育制度,讓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將來用不到的地方。就像我本來就不可能去當科學家的人,你讓我學那么難的數理化有什么意義呢?我倒不如把這些學數理化的時間騰出來,去做一些別的事情。”
觀眾席上立馬就有人舉起了手。
小崔道:“又有觀眾有話要說。”
話筒在觀眾席間傳遞,那名觀眾拿到話筒,馬上用生氣的口吻道:“大家好,我是京城四中的老師,我覺得今天在央視這個平臺上,我必須認真地就圓寒同學的錯誤認識,跟全國的青少年普及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高中階段的理科知識,其實就難度上來講,和林淼同學說的一樣,他是不存在所謂難度的。90%左右的題目,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學懂、學好、學通的,只有10%左右的題目,是用來檢驗考生的水平和天賦,用來拉開考試分數的距離。
所以我們高考劃線,主要也是通過這點來劃,說句可能很多人覺得不中聽的話,高考分數線,很大意義上來講,就是智商線,當然前提是每個人都能像林淼同學說的那樣,已經付出了足夠多的汗水,摸到自己的智商的天花板,那樣這條線才會存在意義。而也正是因為有‘付出努力’這四個字的前提,很多可能天賦一般、出身一般的孩子,才有機會通過努力,彎道超車,超越那些有天賦卻不肯付出努力的孩子,在高考這個重要的人生拐點上,實現人生的第一次超越。高考的意義,既是選拔人才,也是要給所有人提供一個平等的機會。
考試的內容,只是作為一個選材的標準。就像圓寒說的,去菜市場買菜,用得著函數嗎?確實用不著。但是我反過來問,我們學函數,是為了去菜市場買菜的嗎?當然更不是。我們學那么多的東西,就是為了高考,就這么簡單。”
圓寒插嘴道:“你千辛萬苦死讀書考上好的大學,那又能怎么樣?”
四中的老師生氣道:“如果你認為上大學不重要,那你完全可以選擇退學,但是你到處宣揚高考制度的不是,就是在誤導其他需要通過高考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孩子。我有一個學生,家里條件很不好,他每天在學校里除了學習就是學習,體育課都得我們拽著他下去打打球。今年高考,他考了燕京市全市理科第18名,被京華大學錄取了。
你猜他怎么跟我說的?他說他知道自己這輩子除了讀書,就沒有其他任何出路,如果他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那些家庭條件比他還好的同學,就會超過他,他就再也不會有翻身的機會。圓寒,我這個學生,他是京城本地戶口的孩子啊!京城的教育資源比你們滬城還豐富,那些孩子尚且不敢有一絲放松,把高考看得跟生命一樣重要,你又有什么底氣去蔑視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