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明手中拿著王援朝剛剛撰寫完成的論文,一邊看一邊做著點評。
坦白的說,從專業性的角度來看,王援朝寫的這篇論文其實并不出彩,有很多專有名詞,王援朝都不是很懂,只能用通俗性的語言進行描述,如果是留作內部資料的話,倒還無所謂,但若是想要發表到期刊上,就顯得有點難登大雅之堂了。
“還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嗎?”王援朝做好記錄之后,認真地問道。
“暫時先把我說的幾點修改一下,后續咱們再繼續完善。”周景明頓了頓,接著說道,“有一點我得提醒你一下,這篇論文若是想要發表出去,至少要修改三到五遍,你到時候可不要嫌煩。”
“這話說的,你這是在幫我進步,我有什么好煩的。”王援朝無奈的說道。
“你不覺得煩就好。”周景明笑了笑,將論文重新遞給了王援朝,“那你先回去改吧,我也要抓緊時間把進度提快一些了,爭取九月初,能把論文和專利申請遞交出去。”
就這樣又是兩個星期的時間過去了,王援朝寫的那份論文,一直改了六遍,才最終通過周景明的審核,而周景明負責的專利申請報告,也終于在這周四全部完成了。
從缸內直噴這一項技術衍生出來的專利,周景明足足寫了12份!
這12份專利,還全部都是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而不是實用新型專利。
“怎么樣,蘇老師,論文跟專利申請報告,可還有問題?”周景明站在蘇望亭邊上,小心翼翼的問道。
為了確保論文跟專利萬無一失,周景明特地請蘇望亭過來擔任他們的最終審稿人。
“材料本身沒什么問題,完全可以進行投遞了。”蘇望亭的眼中藏不住驚駭,他有預感,周景明他們發表的這篇論文,將會在世界汽車工業中,引起巨大的轟動!
如果缸內直噴這項技術真的能夠實現量產的話,對于國內的汽車工業,絕對是一個發展的契機!
“對了,論文的投遞期刊,我倒是有一個很好地建議,你可以去試一下,短時間內,絕對能夠在國內汽車行業內引起轟動。”蘇望亭忽然想到這一點,于是便對周景明說道。
周景明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蘇望亭,并沒有說話,而是等待下文。
蘇望亭也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直接說道,“下周六,中國汽車工程協會會在燕京舉辦技術交流大會,到時候不僅國內的專家會參加,國外的汽車專家也會參與,你可以申請將缸內直噴這份論文,作為交流會的一項議題,專門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