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SUV來說,動力性強悍是很多消費者選擇這種車型的一大原因,并且很多汽車制造商生產的SUV車型,使用的都是大排量發動機。
對于天明公司即將要研發的這兩款SUV,周景明是寄予了厚望的,所以在動力性上,周景明對這款車的要求非常高,這一點,從發動機的開發結構“V6”上就能看得出來,目前天明公司的三款車型,鳳凰牌轎車、麒麟轎車以及小福娃轎車,除了麒麟轎車搭載的是轉子發動機之外,另外兩款車型,主要都是直列四缸發動機。
盡管在公司成立最初的那段時間,在周景明的要求下,發動機研究院也成功地開發出了直列六缸發動機QM6L1,本來是準備用于選裝在鳳凰牌轎車上的,但是鳳凰牌轎車的定位只是緊湊型轎車,四缸發動機已經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如果搭載六缸發動機的話,反倒使得這款車有些不倫不類了。
所以,除非客戶特殊要求,天明公司生產的所有車型,都是搭載的四缸發動機。這一次,周景明特別要求用于SUV搭載的發動機,必須是六缸發動機,足以看得出周景明對于SUV的動力性要求有多高了。
當然了,單純的六缸發動機所能夠提供的動力,仍舊是達不到周景明對于這款SUV動力性的要求,但如果搭載超過六缸的發動機,整款車的成本就會上升許多,也就超出了周景明對于這款車的定位。
所以,在保持發動機缸數不變的前提下,要想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就只有渦輪增壓這一種技術能夠實現了。
所謂的渦輪增壓技術,早在1905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并且在1960年的時候,美國通用汽車就已經嘗試著在旗下的小型轎車上搭載裝有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了,但是那個時候,渦輪增壓主要是用在小車的汽油發動機上,柴油發動機很少會使用這項技術。
真正讓渦輪增壓技術走向普及的,要數瑞典的薩博公司了,這家公司于1977年推出的SAAB99車型將渦輪增壓技術傳播的更廣泛,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渦輪增壓技術才開始真正的走進各大汽車制造商的視線中。
渦輪增壓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發動機的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讓車輛的動力性更強。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后,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這樣也就意味著同樣一臺的發動機在經過增壓之后能夠輸出更大的功率。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1.8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經過增壓之后,動力可以達到2.4L發動機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卻并不比1.8L發動機高多少,在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
一般來說,當車輛的尾部出現“turbo”或者是“T”的標志時,就意味著這款車的發動機是渦輪增壓的。
按照增壓的方式來進行劃分,渦輪增壓可以分為機械增壓系統、氣波增壓系統、廢氣渦輪增壓系統以及復合增壓系統,而我們所說的渦輪增壓,一般指的就是廢氣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王援朝好奇的拿過周景明遞過來的資料,一邊翻看一邊說道,“這項技術我之前在文獻上看到過,但好像都用在卡車上吧,像SUV這樣的車型,也可以使用嗎?”
王援朝畢竟掌管發動機廠這么多年了,對于發動機前瞻性技術還是有很大了解的,這種渦輪增壓的技術,他也是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