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算成人民幣,產值破億。
就這成績,放在任何一個企業身上,不說在國內媒體上各種露臉吧,至少也能在省內的媒體橫著趟了。
結果騰飛廠除了在省內某主流報紙的二版被提了下今年的創匯成績外,只在浣城市這么一個地方得到超水平的待遇。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莊建業掙錢是好手,TM的花錢更是一流,這邊三千多萬美元還沒到賬呢,他那邊就借著今年成套設備的引進潮,一份份的報告雪飄兒一樣往上遞。
上面一看,其他廠都批了,騰飛廠的不批不太好,那就批吧,等批文發回到騰飛廠,騰飛廠財會里的資金就跟開閘的洪水一樣,頃刻就流向了西歐、日本和美國。
林林總總加在一起,竟然達到了兩千一百四十三萬美元,盡管與騰飛廠創造的外貿成績對消還有一千多萬美元的盈余。
問題是這一千多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后,有很大一部分是作為利潤和稅費被扣下去的,要知道上面扣除的基準是按照三千七百萬美元算的,而不是抵扣花銷后的剩余部分,之后再刨去騰飛廠的設備維護,人員工資和福利以及其他的日常開銷,整個算下來騰飛廠非但沒賺錢,反倒是虧了八百七十二萬四千兩百六十七毛二分五厘。
這也就罷了,問題是騰飛廠花了這么大的代價引進的東西并不是什么生產上的必需品,而是一整套小型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的試車臺。
換句話說,騰飛廠花了兩千多萬美元,就買了個實驗裝置。
得到這個消息的省、市領導差點兒沒瘋掉,倒不是心疼錢,以騰飛廠的創收能力,虧點兒錢不怕,明年只要控制好成本照樣能賺回來。
再說虧八百多萬雖然多了點兒,不過省、市領導給銀行打聲招呼,款子很快就能貸下來,騰飛廠不會有啥問題。
不過這種大手大腳的瘋狂引進生產經營外的設備已經開始被上級重視,京城的幾家權威媒體和內刊已經開始討論這件事,并點名幾個盲目引進設備造成國家損失的事例。
只要是明眼人就會知道,目前的風向變了,要是再盲目引進,很難說有好下場,騰飛廠雖然是在風向轉變前就完成了采購,可虧損的事實卻擺在那里,這要是大肆宣傳,被有心人拿來利用,當成典型可不好辦了?
怎么說騰飛廠也是省、市的心頭肉,還指著為地方財政多出力呢,所以出于對騰飛廠的保護,省里對騰飛廠的創紀錄外貿額進行了冷處理,只有浣城市進行小規模的報道。
對于省、市領導的愛護,莊建業還是很感激的,只不過這個時候他還沒工夫去登門拜謝,沒辦法,一座APU試車臺差點兒把騰飛廠里里外外全都掏空了,要是還不給噴氣動力辦公室找個變現的渠道,莊建業也要瘋了。
所以這次去京城參加部委舉辦的軍轉民成果展銷會目標就一個,把這兩年噴氣動力辦公室的成果全都賣出去,狠狠的賺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