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了日本,莊建業不經意的又看向最后一摞,也是最厚的一摞技術文件,文本全部是英文,但來源卻是日本的三菱集團。
內容很凌亂,涉及諸多技術,且不成體系,多數雜亂且無用,不過莊建業仔細翻了翻還是找出三個意外的驚喜。
第一個是一種冶金設備的原始技術方案,名稱叫做先進材料燒結爐,里面的介紹可謂細無巨細,甚至還夾雜不少段子似的奇聞異事,搞得好好的一份技術文件跟個不正經的民間奇聞一樣,總給人一種荒誕的感覺。
然而莊建業卻是越看心里越驚,別看這東西日本人叫做先進材料燒結爐,可等它過兩年完全實用化后就會有個更加科幻而又響亮的名字,放電等離子燒結爐,簡稱SPS裝置。
有人問了,這東西干什么用的?
那用處可大了,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因為要承受高溫高壓,一般的冶金工藝滿足不了要求,于是便發明了一種叫做粉末冶金的新工藝,而想要將粉末狀態下金屬快速制備成型,就需要先進的燒結工藝才能完成。
而放電等離子燒結爐就是粉末冶金中最核心的燒結工藝中的關鍵設備。
其作用就好比游戲中的裝備合成器,無論什么材料,什么質地,放進去總能給你溶出一些東西。
放電等離子燒結爐也是一樣,由于等離子體溫度4000~10999℃,其氣態分子和原子處在高度活化狀態,而且等離子氣體內離子化程度很高,因此可以讓不同材料的緊密的融合在一起生成新的材料。
所以無論是在現有的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兒的冶金鑄造方面,還是探索更加先進可靠的材料,放電等離子燒結爐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
如此莊建業想不驚喜都難,與之相比第二個就差一點兒了,資料也是絮絮叨叨一大堆,不過是說了一個假設,那就是以金屬鈦和金屬鋁為基干,組成了鈦鋁合金。
資料上沒有明確的試驗數據,但卻給出幾個大體的理論范圍,并對這種材料做了可行性預研,認為鈦鋁合金有可能取代陷入航空發動機上普遍應用的鎳基合金。
能不能取代?
別人給不出,但莊建業卻半點兒猶豫都沒有,自然是能的不能再能了。
鈦鋁合金材料不但重量輕,而且強度高,耐熱性也比鎳基合金強上數倍,可謂是航空發動機天然的核心材料。
只不過這種合金制備相當困難,傳統的方法根本做不到鈦與鋁這兩種活潑金屬相互融合,然而有了前面的放電等離子燒結爐,利用粉末冶金技術,卻可以完美的解決。
看完這兩個東西,莊建業驚喜之余,還是嘆了口氣,一個核心設備,一個核心材料,個頂個都是燒錢的巨坑,可是為了騰飛廠的澎湃動力,似乎不燒也的少燒。
結果等莊建業發現第三個驚喜后,立馬就改變了主意,沒辦法,事有輕重緩急,前兩個再好那也是以后幾年的事兒,而如今騰飛廠的燃氣渦輪裝置卻急需眼前的這個技術,那便是當今航空發動機最前沿的渦輪葉片冷卻技術——氣膜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