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宋亞男在研制T500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后續加強版時,無意間發現的一種對雷達波鏡面效應的纖維編織方法。
當時的宋亞男并沒覺得如何,只不過是個試驗而已,距離更高一級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還遠著呢,因此就當成日常實驗,以簡報的形勢報給莊建業。
莊建業一看就知道這事兒不得了,在加大投入的同時,積極聯系部隊,希望能在經費方面分擔些壓力。
部隊方面雖然經費也很緊缺,但覺得能夠雷達隱身的材料軍事意義十分重大,再加上騰飛廠這邊會分攤研制經費,也就毫不猶豫的同意下來。
于是原本就不怎么起眼的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就變得更加不起眼兒了。
以至于除了莊建業等幾個騰飛航空總公司的核心高層外,一般的員工都說不清楚這個機構是干什么的。
至于隱身材料的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整個總公司高層也只有莊建業一人知曉。
當然了,隱身材料只是一方面,其他的衍生品還有很多,其中復合材料蜂窩夾層結構便是眾多衍生品中實用性最強的一個。
早在T300碳纖維復合材料剛投產時,宋亞男等人就開始復合材料蜂窩夾層結構的嘗試,只不過當時的T300碳纖維復合材料性強度一般,加之內部夾層還有缺憾,因此沒有大規模的應用。
只有改為T500復合材料,基于復合材料的芳綸紙蜂窩也取得了突破,這才完成第二代碳纖維復合材料蜂窩結構。
可這個時候騰飛廠正在進行三次轉型,跟國外的H公司斗得不亦樂乎,跟國內的各路大佬也是廝殺的難解難分,再加上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新造出的基于復合材料的芳綸紙蜂窩成熟度不高,產能不足,所以很快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今年三月份,宋亞男等人研制出性能更加優異的T500C碳纖維復合材料,并解決了基于復合材料的芳綸紙蜂窩穩定性和產能,第三代碳纖維復合材料蜂窩組件這才具備使用價值。
恰恰這個時候騰飛廠開始了第四次轉型,正式進入有人駕駛飛機的研制,第三代碳纖維復合材料蜂窩組件可謂恰逢其會,正好可以應用到改進型運5的身上。
然而這個好消息還沒讓莊建業等人高興多久,就被宋亞男報上來的成本驚得差點兒哭出來,沒辦法,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成本實在是太貴了。
雖然沒到價比黃金那么夸張,但距離這個層次也不遠了。
如果這要是某個只為了見證奇跡,搞個不計成本的出道即巔峰也就罷了,問題是騰飛廠的改進型運5可是要推向市場賺小錢錢的。
物美價廉才是改進型運5的定位,搞得跟奢飾品似的,沒幾個人買得起,還賺哪門子錢?
要知道如今國內還沒富裕到能夠一擲千金的地步,所以削減成本勢在必行。
于是便有了辦公桌上的這塊用鋁鋰合金做兩面背板,基于復合材料的芳綸紙為蜂窩結構的簡化版蜂窩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