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本身在航空方面的造詣也不差,哪里不清楚鋁制蜂窩夾層雖然用的是鋁,但卻是極為輕薄的鋁板經過復雜的熱處理、板金加工和預制加工才能成行的復雜部件。
雖然成本上比基于復合材料的芳綸紙為蜂窩結構低了不少,但問題是金屬的導電性、電化腐蝕問題、局部失穩大、對毒霧的過濾幾乎為零等等缺陷,又使得鋁蜂窩較之芳綸紙蜂窩差得不是一丁半點。
更重要的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沒有加工生產的鋁蜂窩的技術,國內到是有這樣的廠家,問題是各類協調、協商、配合都不是一時半刻能搞定的,就算一切順利拿到成品的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還要摸索此類蜂窩組件的加工工藝。
不說別的,蜂窩夾層與兩側壁板的金屬膠接就是個大難題,又得消耗不少時間。
所以不用宋亞男提醒,莊建業就有了選擇。
更何況,相較于鋁蜂窩,芳綸紙蜂窩才是蜂窩組件的主流方向,由于此類技術在世界范圍都屬于前沿,應用的還不是非常廣泛,等再過個十幾年,一系類高品質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成熟,尤其是隱身復合材料的出現。
基于芳綸紙蜂窩的隱身復合材料將成為隱身戰機上的重要組件。
就那F—35來說,上面襟翼、副翼、平尾前緣、垂尾前緣、方向舵全部使用這類復合材料蜂窩結構。
所以無論是出于現實還是布局未來,芳綸紙蜂窩這個基本架構不能放棄,至于因此推高改進型運5的成本,莊建業覺得成本固然重要,但關鍵技術的培養也不容忽視。
既然不能在研制中調和,那就努力擴大市場,只要改進型運5的產量上去了,在高昂的成本也會被攤薄。
于是莊建業把手里的蜂窩組件放下,然后用手指敲了敲,這才點點頭:“咱們的時間不寬裕,還是按宋大姐你的意思來。”
聽了莊建業這話,宋亞男松了口氣,旋即擔憂的問:“那林工哪里……”
“林工那邊我去說,你這邊就安心的準備組織生產就行,哦,對了組件的加工工藝都成熟了吧?”
“放心吧,從第一代開始,研究中心就沒斷過這方面的研究,只要總公司這邊一聲令下,我們研究中心就能立馬造出需要的部件。”宋亞男話語鏗鏘有力,自信的就跟女王君臨天下一般。
莊建業趕緊點頭:“那就好。”
之后兩人又聊了一陣后續生產上的問題,宋亞男這才離去,莊建業送到門口,轉身回來就給林光華打了個電話。
電話那頭的林光華一聽莊建業說得情況,自然是覺得不劃算,不過在聽完莊建業的理由后,也不得不承認如今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強者恒強,弱者羸弱的現實,再加上又是莊建業親自打來的電話,林光華盡管心里覺得成本可以再往下壓一壓,但還是點頭接受了。
……
數月后,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時間的齒輪便正式轉到1987年,就在闔家團圓的日子里,北風呼嘯的關中腹地糧食市飛行試驗中心卻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騰飛廠最新研制下線的改進型運5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