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光具備這些方艙醫院還是搞不起來,因為想驅動這些東西,一般的柴油發電設備還差點兒火候,畢竟柴油機組體積大不說,單位功率還低,再說了就算能用,跟這些歐美的東西也不匹配,畢竟人家配套的燃起渦輪動力,不是內燃機。
這要是放在其他企業,那就得抓瞎,燃氣渦輪動力一條就堵的死死的,然后就得老老實實把這些東西重新塞倉庫里吃灰。
可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那是一般企業嗎,別人頭疼的問題,到他們這里根本就沒難度,要是匹配柴油機組,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可能還要費點兒力氣,然而燃氣渦輪動力,手上已經有三個型號了。
于是一番匹配,最終確定更加輕便且實用的兩臺D—20燃氣渦輪動力機組,作為方艙醫院的核心動力來源。
再配上這些年旗下醫療部門開發生產的呼吸機、X光機、B超、無影燈、手術臺等醫療設備,航空制造總公司的方艙醫院做起來真的不要太簡單。
所以在運6原型機還沒有完成組裝前,第一代的八方艙,30床位的FC—30方艙醫院就已經成功下線。
有了產品就要賣出去,不然干嘛費勁巴拉的生產,莊建業自始至終就是這么樸實,什么評獎呀,什么申請成果啦,莊建業都覺得沒有小錢錢來的實在,當然了,申請專利除外。
正因為如此,莊建業立即聯系衛生部門的領導洪小松,說了方艙醫院的事兒,引起對方的興趣,很快便跟部隊后勤部門的首長一同來航空制造總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
弄得莊建業連運6的首次靜力測試都沒趕上。
好在FC—30方艙醫院得到部隊后勤首長的肯定,之后以兩百四十萬的價格采購了一套FC—30方艙醫院,裝備給中原腹地的J軍區后勤部。
這次大興安嶺火災,J軍區后勤部的FC—30方艙醫院也在第一時間被總部調到救災一線,部署在西段,作為該地區野戰醫院的核心,就近收治重癥患者。
而東段則由航空制造總公司最新生產的FC—80方艙醫院承擔。
是的,相比與FC—30方艙醫院的30張床位,FC—80方艙醫院增加到了80張,不但如此,醫療保障的范圍也從外科和內科擴大到五官科、牙科、婦科,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備的醫護救治體系。
張中華本以為能有個稍微好點兒的手術環境就謝天謝地了,沒想到FC—80方艙醫院給了他這么大的驚喜,拋開規模不談,整體的硬件設施,不亞于一座縣城醫院。
這對繼續救治的災區傷員來說不亞于是最大的福音,于是在看完FC—80方艙醫院各處設施設備后,張中華也不廢話,立即吩咐身邊的醫護人員立即將車站臨時醫療安置點的重癥患者轉移到方艙醫院來。
而他本人更不含糊,在接管整個方艙醫院的同時,開始召集助手,準備連夜對重癥傷員進行手術治療。
任躍川前前后后親歷了整個過程,不但親眼見證了FC—80方艙醫院內部令人嘆為觀止的配置,同時也從王和平哪里得知了其中許多在國內來說都屬于首創的技術與創新。
整個人當時就激動的不能自己,剛剛出了方艙醫院,提這筆就在自己的采訪本上寫上一個大大的標題:奇跡,災區一線五個小時建立一座縣城醫院。
然后刷刷的在筆記本上龍飛鳳舞,不到半個小時就將一篇八百字的通訊寫完,并連夜發往京城的總編輯部。
第二天,某主要媒體的頭版全文刊登了任躍川的通訊,消息一出,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