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拋棄D—46M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運7的目光遠了,野心也更大了,準備國內、國際兩頭通吃。
對此莊建業到沒什么好說的,先把產品行銷全世界,是每個企業最大的夢想和目標,西北廠著眼國內,瞄準全球自然無可厚非,別的不說,騰飛航空總公司的高原鷹不就是這么干的。
利用霍尼韋爾的發動機和航電設備大力推進國際國內兩個塊市場嘛,既然騰飛航空總公司能做,西北廠憑什么就不能試著搞一搞。
莊建業可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標黨,既然人家這么選擇了,莊建業除了表達遺憾,一句話都沒多說,只是按照合同標的索取五千萬的違約金,就跟什么事兒多沒發生一樣。
連本系統內部的企業和單位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部門的企業是個什么態度了,醫療設備還算好,畢竟國內能做出高品質醫療產品的本來就少,加之國外進口的實在太貴,所以騰飛航空總公司的醫療設備這幾年一直持續增長。
但其他業務或多或少的遭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雖然沒有運7項目這么重要,但對騰飛航空總公司的沖擊依舊很嚴重,其中兩個業務板塊的影響最大,其一是海上石油勘探部門突然取消準備采購的四部D—50發電設備,轉而使用美國通用公司的相關燃氣渦輪動力裝置;其次便是某地方航空公司取消的15架高原鷹B訂單,理由是公司財務緊張。
國內客戶大額訂單的接連取消,讓騰飛航空總公司下半年的國內業務如水銀瀉地般下降的非常厲害。
但這并不是莊建業最擔心,令他深感危機的還是埃文斯和歐文領導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就在騰飛航空總公司參與海軍的安—26改裝的時候,位于德國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突然傳來消息,兩名資深雇員突然被聯邦德國安全機構帶走,指控的罪名是洗錢。
然而莊建業卻知道,這不過是歐洲方面敲打行動者系統公司罷了,畢竟這段時間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敏感技術方面做得不但大膽,而且過火。
如果埃文斯和歐文能有林德曼和李斯特那般精妙的操盤能力也行,可惜兩人在這方面實在太差,加之兩人的根基本來就很弱,被歐洲安全部門盯上是遲早的事兒。
所以這次行動者航空航空系統公司的兩名雇員被安全部門帶走,也等于是給莊建業一個警告,如果在算算時間,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場以蘇聯解體為標志的地緣政治災難,騰飛航空總公司的危機顯然不止于現在這點兒小兒科。
可正所謂危機,危機,有危險,卻又蘊含了無可揣測的機遇,正因為如此,如何安穩渡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這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動蕩節點,之后瞄準機遇讓騰飛航空總公司再上一個新臺階便成為莊建業這段時間思考的主要方向。
基于國內的企業和單位表現出的疏遠和不信任,莊建業也懶得費那個力氣,喜歡國外的產品就去擁抱,反正國內又不是沒有深愛國產的部門,于是莊建業就盯上了部隊這個對國產替代最偏執的大客戶。
盡管軍費緊缺,經費可憐,可要是找對方向,部隊哪怕缺錢也會咬緊牙關往里狠砸,五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便是如此,騰飛航空總公司的產品自然沒法跟兩彈一星相提并論,可無論是特種資源平臺還是艦用燃氣輪機都代表著未來部隊發展的方向,只要能把性價比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程度,部隊必然會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