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亮這話半點兒夸張的成分都沒有,駐西南陸軍航空兵某團一共才下轄24架S—70直升機,除去早年墜毀報廢的兩架以及存在故障、正常維修保養無法執行任務的,蔣亮所在團能立即行動的S—70直升機一共才5架。
換句話說,整個S—70直升機機隊的完好率還不到30%。
這是個什么概念,打個比方,如果下一刻戰爭來臨的話,需要S—70去執行任務,二十多架飛機中隨時能出動不過5架,且這僅有的5架在高強度任務中究竟能堅持多久也不得而知,因為從整個機隊的妥善率來看,維護保養的問題非常嚴重,也就是說一旦執行任務的5架直升機出了故障,除了停飛別無他途。
如果整個S—70直升機機隊是老掉牙的過時裝備也就罷了,偏偏這款裝備服役不到十年,正值裝備性能的黃金時期,卻是這番模樣,這已經不是糟糕兩個字能夠概括得了的,而是要用慘烈去形容才勉強貼切。
蔣亮是今年第二季度由北方重裝裝甲集團軍調入駐西南陸軍航空兵某團的,剛接手時還沒覺得什么,等到訓練展開后才發現實際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嚴重的多,而且隨著上半年即將結束,該團馬上要籌備秋冬季對藏區高原的補給任務,只有5架飛機的駐西南陸軍航空兵某團顯然很難完成這項任務。
更何況就算硬著頭皮用這5架S—70直升機勉強執行了,在維護保養不力的情況下萬一出事故怎么辦?
就算再退一萬步,今年利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用趴窩的幾架同類型直升機當做備件兒供應源,拆了上面的完好部件兒用于保障能執行任務的5架S—70直升機正常運行,那明年怎么辦?后年又該怎么辦?
難不成年年都要拆幾架同類直升機才能活下去?真要這么搞下去,都不用敵人來打,這支陸軍航空兵當中裝備水平最高的部隊不出幾年就會被自己親手拆散。
所以蔣亮急,非常急,急得是著急上火滿嘴起泡。
當然蔣亮等人也不是沒想過辦法,有不少廠家和科研院所過來幫著蔣亮所在團維護S—70直升機,也的確取得一些效果,比如說S—70直升機主起落架鍍鉻層脫落,重新鍍層等。
為此還填補了不少國內空白,但在核心領域,國內的這些廠家和科研院所就有些頭疼了,要知道S—70直升機再怎么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先進的中型直升機。
很多工藝、材料國內廠家和科研院所見都沒見過,就別說去維修保養了,所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只能繼續尋找出路。
就在蔣亮愁的一籌莫展之際,他的老同學鄭權禮跟他說:“怎么不去找老莊試試?他那里成天就鼓搗航天方面的高科技,萬一有你能用得上的呢。”
蔣亮聞言直接用蒲扇大的巴掌照著自己腦門兒就來了一下,折騰了老半天怎么就把騰飛集團的老莊給忘了。
好在鄭權禮一語驚醒夢中人,于是蔣亮向團里和上級做了簡單匯報后,便帶著一眾下屬和骨干來到騰飛集團尋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