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扎里夫盡管內心狂吼,面子上還是裝出一副穩重的模樣,煞有介事的看著遠處的兵力展開、火炮打靶、裝甲突進、步坦協同……
實際上心早就隨著運15plus輕型運輸機一起飛走了。
因為對巴基斯坦來說,運15固然優秀,然而靈活性卻差了些,畢竟14.3米長,3.2米寬,2.1米高的貨倉看似容積很大,可限于高度,實質上不少兵器都無法運載,最多不過承載些輕型車輛,以及牽引式火炮而已。
剩下的就只能運送些輕步兵或者是傘兵,綜合效能并不突出。
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就不一樣了,雖然貨倉的長度只有9.5米,相較于運15縮短了將近5米,但貨倉高度達到了2.6米。
但從數字上看2.6米的高度比運15的2.1米并沒有高多少,只有區區的0.5米而已。
可就是這區區的0.5米的提高,就已經涵蓋了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輕型裝甲車輛的高度。
就比如說巴基斯坦普遍裝備的美制M113型裝甲運輸車,整車高度為2.5米,戰斗全重不過10噸,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完全可以輕松運載。
還有巴基斯坦從中國采購的63式裝甲運輸車以及85式裝甲車,高度都在2.6米以下,自重維持在13噸左右,都是運15plus輕型運輸機所能承受的范圍。
蘇聯的BMP—1步兵戰車就更不在話,剛才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卸下的86式步兵戰車就是從BMP—1步兵戰車基礎上仿制而來的。
至于其他輪式車輛就更不用說了,運15plus輕型運輸機都可以輕松升任。
甚至在某些緊急的時候運輸整架直升機同樣不成問題。
巴基斯坦裝備美制貝爾206直升機,如果去掉足旋翼和后旋翼,尺寸完全符合15plus輕型運輸機的貨倉要求,再加上貝爾206直升機其本身屬于輕型直升機,就算巴基斯坦裝備的型號經過武裝化改裝,自重也不到兩噸,一架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完全可以輕松的將其運送到巴軍方任何需要的地方,做前沿部署。
而無需像現在這般,調動這類直升機只能慢吞吞的從駐地出發,經過兩三個轉場才能抵達部署地。
總而言之,扎里夫覺得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就是一款不亞于美制C—130的高性能通用運輸機,盡管其承載量不如C—130的大,但靈活性上卻一點兒也不比C—130差多少。
更重要是的運15plus輕型運輸機是中國出產的,性價比絕對要比美國人的C—130要高得多,從這方面考慮,數架運15plus輕型運輸機的運行成本才能抵得上一架C—130的運營費用。
而運15plus輕型運輸機兩架的運量就趕得上一架C—130,數架一起,其承載力將遠遠大于C—130。
且無論是裝甲車、直升飛機、大尺寸貨物甚至人員都與C—130運載尺寸相當的情況下,自然要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機種。
畢竟軍隊也是要吃飯的,也要過日子的,錢同樣不是大風刮來的,當然是能省就要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