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成本卻比普通煤炭熱力發電或是石油燃氣輪機發電要高出30%到50%。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使用煤氣作為主要原料的工業燃氣輪機的使用壽命出奇的低,一般不超過3000小時,原因也很簡單,煤炭屬于固體化石燃料,將其氣化分離后,哪怕做得在精細,氣化物內也會有固體顆粒存在。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固體顆只有幾微米大小,肉眼很難發現罷了。
但這些固體顆粒對于高速運轉的工業燃氣輪機的渦輪卻是極大的考驗,過程不亞于兩架高速超音速飛機迎頭相撞,那種破壞力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渦輪的工作環境本來就很糟糕,再加上有著固體顆粒的氣化燃料這么一折騰,再好的渦輪也承受不住。
正因為如此GE等巨頭一看,基于沿著煤化工這條路走,不但要砸大筆錢不說,就算搞出來也未必有人買。
畢竟石油和天然氣已經這么便宜了,配套的工業燃氣輪機又這么成熟,誰還費勁巴拉的用煤炭?
相比之下還是守好基本盤,把石油天然氣專用的工業燃氣輪機的蛋糕做好比啥都強。
曹解放之前也是這么想的,畢國外的主流就是如此,國內的技術比國外的差得遠,不參照國外還能參照誰,所以數年前李通等人找過來說想要搞個煤炭專用的工業燃氣輪機,曹解放跟蔡衛國等能源部門的人一樣,覺得是異想天開,石油和天然氣配套的工業燃氣輪機已經足夠好了,還搞那些個幺蛾子干什么?
于是便婉言謝絕了,之后就在沒聽到動靜,曹解放以為這事兒跟其他異想天開的事兒一樣,最后不了了之了。
卻不成想數年之后的今天,騰飛集團新出爐的D—40T居然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
1250攝氏度的渦輪前溫度直接就讓D—40T工業燃氣輪機的發電熱銷占比提高到45%,再加上蒸汽燃氣輪機的配合,比使用石油天然氣為燃料的工業燃氣輪機熱力發電廠還要高出10%~15%。
當然更重要的是D—40T工業燃氣輪機解決了固定顆粒對設備的破壞問題,促使D—40T的使用壽命大大增加,從而進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不用多,就這一項就足以讓國內的煤炭生產大省趨之若鶩。
更何況據說騰飛集團還可以利用D—40T工業燃氣輪機為核心,利用煤炭生產合成氨等化工原料,不但再次攤薄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給予煤炭大省更大的積極性。
這不是改變能源格局又是什么?
……
意識到這些的曹解放已經是震驚得無以復加,可如果此刻他在京城李通老爺子的家里,聽著莊建業和李通邊吃邊聊的話,估計就不是震驚的無以復加,而是整個人都可能直接石化,沒辦法實在是曹解放的意識太片面了,D—40T工業燃氣輪機進軍煤炭領域只是為了發發電,做做合成氨?更改能源格局?
那就太小看D—40T工業燃氣輪機價值了,這不,莊建業討好的給李通夾了一筷子的筍尖兒炒臘肉的同時,說了一句豪氣沖天的話:“下一步我們準備繼續在D—40T工業燃氣輪機基礎上繼續研發,爭取在五到十年內,可以利用煤炭開發出大部分化工原料和一部分航空燃料,并進一步降低煤炭深加工成本,逐步完善各項流程,制定出符合咱們本國國情的工業燃氣輪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