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等數年,騰飛集團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的核心機HX—6—11完全成熟,基于該核心機為基礎,應用整體葉盤、碳纖維增強型鈦基復合材料、渦輪葉片陶瓷涂層等先進技術的6噸級渦扇發動機研制成功,不但可以解決殲教7Max現如今可靠性低的問題,還會充分發揮改型飛機真正的性能潛質。
問題是,現如今騰飛集團在發動機方面的研制進度稍稍落后殲教7Max,這也是沒辦法,早在70年代末何明就開始琢磨這個型號,八十年代初拿到立項,距今已經十多年,與之相比HX—6—11核心機立項到現在還不到五年,滯后一些實屬正常。
當然,騰飛集團已經在這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研發進度,這也是為什么莊建業十分看重D—40T工業燃氣輪機市場占有率的原因所在。
在外人看來,騰飛集團另辟蹊徑,利用國內能源結構不平衡的有利時機,制造輿論,劍走偏鋒硬是靠著提高燃煤效率,降低硫化物排放,在常規石油化工領域無法與國外巨頭抗衡之下,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高附加值工業燃氣輪機發展之路。
無論從技術還是商業都堪稱教科書級的經典案例。
都覺得這是莊建業攫取利潤制高點的超常規操作,以至于被不少國內工業企業奉為教父級大佬開始頂禮膜拜。
可又有誰知道,莊建業急吼吼的鋪開工業燃氣輪機業務可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而是需要在工業燃氣輪機大規模應用的基礎上將騰飛集團最新研發的整體葉盤、渦輪陶瓷涂層、激光堆焊、線性摩擦焊、激光熱處理等等先進技術與制造工藝在打磨完善和成熟。
以便為即將開始的6噸級渦扇發動機的試制打基礎。
用一句游戲中經典的話術來形容,那就是為了一個通關BOSS,莊建業要用工業燃氣輪機大規模的群刷經驗,迅速升級。
沒辦法在國內航空產業相對落后的情況下,航空發動機的大規模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相較之下工業燃氣輪機的應用范圍更大,更廣,盡管在場景上工業燃氣輪機與航空發動機存在不小的差異,但關鍵技術上卻是通用的,所以利用工業燃氣輪機刷關鍵技術經驗,另其更加成熟可靠,在移植航空發動機上對騰飛集團來說便是最具性價比的發展之路。
只是這些事情雖然可期,但尚需一段時間,如今的殲教7Max用的還是渦噴—13,可靠性并不是很理想,如此情況下,莊建業怎么可能讓王儲殿下帶著自己裝逼,帶著自己飛,這要是掉下來……
于是莊建業大腦飛快運轉,正想著怎么把王儲殿下這種不靠譜的想法給掐死,便在這時一位泰國空軍軍官手里捧著的白色泰迪狗看到王儲殿下走來,興奮的叫了一聲,然后便從軍官懷里竄了出去,軍官想抓沒抓住,自己卻一個踉蹌趕忙扶住旁邊的臺子,結果不小心碰到上面的按鈕,只聽嘩啦一聲,一架極具現代化的飛機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原本被將注意力聚焦到王儲身上的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等人轉頭一看,一雙雙古井無波的眼眸立刻泛起驚世駭俗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