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輕,結構強度高,耐用性前,抗腐蝕,易維護……
等等指標羅列在一起,完全是逼瘋航空工程師的節奏。
其他人不知道,心心念念想讓圖—204配上蘇聯產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德約科維奇是真的快瘋了。
閉門造車弄不出來被無情打臉的德約科維奇最后用上了蘇聯時代的傳統藝能,拿來別人的產品看看能不能山寨一下,結果花了大價錢從歐美弄來了三、四款不同類型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等拆開他們的風扇葉片一看,幾乎所有俄國配套廠商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沒辦法,實在是歐美葉片里面的復雜結構他們是真的做不出來。
因為那是一種與第三代蜂窩葉片結構明顯不同的新型空心支撐結構,受力更均勻,結構跟合理,最最重要的是采用這種結構的風扇葉片更輕。
只是這東西怎么做出來的,俄國人分析大半天也沒分析出個所以然,只是知道葉片本身的材質是高強度鈦合金,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外形搞不定,制造商同樣毫無頭緒,這要是放在蘇聯時代,狠下一口氣慢慢折騰還有點兒希望,奈何蘇聯碎成了一地渣子,沒了強有力的支撐,圖—204配俄國自產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也只能是一泡夢幻,看著很沒,一碰就碎。
前些年負責圖—204項目的德約科維奇還不死心,在莫斯科奔走呼吁加大對圖—204項目加大投入,用不了10年,絕對會打造出一款不亞于空客A320和波音737的經典客機出來。
奈何新生的俄國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各階層的薪水都快發不出來了,還讓我投什么客機項目?還一投就投10年?你德約科維奇是不是腦袋壞掉了,趕緊哪兒涼快哪呆著去。
這還算好的,有些心術不正的俄國寡頭則是把圖—204當成了斂財的生意,表面上好意為德約科維奇介紹羅羅、普惠等發動機巨頭,以便用歐美的動力替代俄國的產品。
實際上不過是軟刀子殺人,用這種所謂合作的方式扼殺俄國的航空發動機制造能力甚至是大型客機的研發能力。
德約科維奇再不濟也知道這么干的后果,想都不想便拒絕了這些寡頭們的所謂善意。
軟硬不吃,那沒辦法了,圖—204是死是活只能聽天由命了。
德約科維奇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聽說中國這邊有機會,這才急吼吼的過來,看看能不能用圖波列夫的老底子換些錢,以便維系他為之奮斗快15年的圖—204項目。
結果賣錢的合作還沒開始,就讓他在騰飛集團看到了跟羅羅新推出的“遄達”系列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那種大馬士革彎刀一樣帶有前掠和后掠剖面的寬弦鈦合金風扇葉片。
這讓德約科維奇有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那熱就在燈火闌珊處的既視感。
興奮得就跟四十多年前破瓜時一樣的充血。
然而就算這般興奮,德約科維奇還是穩住了,因為他不清楚騰飛集團這款寬弦鈦合金風扇葉片的結構是什么樣的,于是壓抑住自己心動的瘋狂,帶著顫音問向劉叢:“你們這個葉片里面的結構是……”
“就是這樣!”沒等德約科維奇把話說完,劉叢就把手里的模型拆開,露出里面“Z”字型的結構支撐,德約科維奇眼見于此,雙眼驟然睜大,顫抖著指著模型:“對……對……就是這個……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