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那么難聽,我用的可是國際通行規則,符合國際法的。”莊建業一拍正氣凜然,好似為國為民的大英雄。看得方勇和黃峰心里都暗啐一口,裝,繼續裝!
也難怪這兩人會如此,實在是莊建業的這片建議夠陰險,洋洋灑灑十多頁的建議,概括起來就一句話:波音、空客想賣飛機嘛?沒問題,先交300%的關稅再說。
為啥這么多?
壟斷了知不知道!
不想交這么多?也好辦,想想辦法,看看你們波音、空客能不能整機的生產線落到國內,如此國內可以按照相關政策不但免除關稅,甚至還有高額補貼哦。
當然,就算不能整機落戶,一部分零部件放在國內同樣可以,只不過免除的稅率和給予的補貼可就要按比例來訂了。
從文件上看,莊建業的做法中規中矩,畢竟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便是如此,利用高額稅率提高某個高技術產品的國產化率,不但能夠提高本國的制造業水平,拉動上下游產業鏈,還能帶動就業,提升經濟水平。
是以一些有能力的國家無不是采用這種方法,將產品制造留下來,哪怕是低端的代工也行。
問題是莊建業在提交這份建議前還接觸了俄國人,并對他們的圖—204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這個時候引進波音和空客,莊建業想干什么?
明顯是給俄國人壓力嘛。
耍心眼兒?不認賬?沒問題,你們的圖—204哪兒來的滾哪兒去,以為國內稀罕?波音、空客的那個不比你圖—204香。
同樣的,依靠著圖—204生產線引進與國產化的期許,莊建業反手還能壓波音和空客一頭,讓他們別以為是巨頭就豪橫,圖—204再差也是大飛機,就算經濟性和安全性比不上你們波音和空客,但也夠用。
你們想合作就乖乖合作,真要把老子逼急了,走了空客老路,沿著圖—204一路改下去試試。
世界航空市場的盤子就那么大,空客和波音還不夠分呢,怎么可能容得下其他人,不說別的,瞧瞧麥道現在半死不活的模樣就知道,這貨藥丸,最新的消息是,麥道將會被波音合并。
當初的航空巨頭都沒落如此,就別說其他新冒頭的航空勢力了,波音和空客那是見一個捶一個,尤其是俄國航空工業,恨不得直接沖進去生撕了老毛子的生產設備,然后一把火燒成灰一了百了。
對麥道和俄國如此,對國內想造大飛機的態度自然就可想而知了,還改圖—204,別費那個勁了,波音各種7,空客各種A,哪個不妖嬈,哪個不浪漫,皮薄水多,各國人民用了都說好。
基于此,波音和空客的生產線落地是不可能,但零部件的供應比例會被莊建業撕下來一大部分。
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