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以盧西奧的能力與見識,即便是見到基于模糊控制理論的算法或軟件也不會這般失態,畢竟這種60年代便提出概念,70年代就已經應用到工業控制領域,80年代開始廣泛普及的數學理論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應用已經足夠多了。
作為將其當做博士論文主攻方向的盧西奧不說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吧,但也稱得上是資深人士,一般的情況下見到模糊控制理論的應用,盧西奧基本上微微一笑就過去了,最多是商業互吹似的夸獎幾句罷了。
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恨不得化身《午夜兇鈴》中的貞子,反向鉆進背投屏幕里一探究竟。
沒辦法實在是眼前的這段代碼的應用太過前沿了,前沿到盧西奧這個專門研究模糊控制理論的資深人士也是剛剛接觸相關文獻,居然就見到了實際應用。
那感覺就好像剛剛走出原始森林的印第安土著,自覺掌握了鉆木取火就能掌控世界時,卻發現外面的人隨便拿個打火機就能把火隨意把玩一樣,已經不是心中MMP那么簡單,而是覺得自己遇到了神跡。
是以,盧西奧才會驚得語無倫次。
因為老鐘介紹著這段新算法可不是應用在地鐵線路,更不是石油鉆探,而是航空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中。
而在當下的模糊控制理論方面,地鐵、石油、工業機器人乃至家電都不是前沿,恰恰是航空發動機的控制才是最頂級的塔尖兒。
美國當仁不讓的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可即便如此,在航空發動機模糊控制理論上,美國人現階段也不過停留在理論上,實際應用并沒有展開。
結果,連航空技術異常發達的美國都沒有實現的東西,中國的騰飛集團卻已經將其應用在自己的航空發動機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的架構當中。
直接越過美國的理論派,進階為行動派,這說明什么?
很簡單,中國騰飛集團不但在模糊控制理論異常精深,更在實際應用方面遠遠將包括美國在內絕大多數國家甩在身后。
這讓從本科開始就留學美國,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幾乎將美國看成是人類科技燈塔,崇拜的認為除了外星文明能夠摧毀美國外,地球上沒有任何國家能在技術上趕超美國的盧西奧堅定了數十年的三觀差點兒沒直接崩塌。
如此情況下讓這位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如何不震,又怎能不驚!
“你們……你們……你們看過了那篇學術報告?”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盧西奧這才從震驚中緩緩平復下來,旋即看著林光華和老鐘,問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林光華不知道盧西奧再說什么,只能看向老鐘,而老鐘那張樸實無華的臉卻爽朗的笑了一下:“你是說前年在美國俄亥俄州舉辦的國際航空發動機第十四屆學術年會上發表的《模糊控制器在航空發動機燃油系統上的應用》吧?”
盧西奧點頭:“是的!”
“我們當然看過,不然怎么會有現在的應用?畢竟我們一直是摸著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過河的,所以只要覺得合理,可行,我們就擼起袖子把它們投入應用!”
老鐘這話說的是自豪無比,仿佛發達國家的技術理論就是他們培訓成果的良好肥料和土壤,隨時隨地都能收獲豐碩的果實一樣,而盧西奧卻是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憋出內傷,心說居然還能這么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