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舒適性或者豪華型,視情況選裝渦噴13或者無加力的小型渦扇發動機,航電同樣看碟下菜,是裝先進的多普勒雷達還是放一個能跟塔臺通話的配重鐵塊,那就看用戶的能力了,能塞足錢的,當然用點兒好產品;差點兒意思的,也就別挑剔了,能飛上天不掉下來就行。
當然了,騰飛集團這么做會有人說太坑,那就太小看莊建業的胸襟了,事實上,根據不同需求,莊建業要求設計部門連機體重要部件的材料選擇都不一樣。
爭取乞丐版一水的鋁合金;中配的稍微上一些鈦合金;到了頂配什么鈦合金、復合材料可勁兒的往上招呼。
如此才能把飛機的三六九等徹底分開,讓低價的性價比更突出,高價的買回去也會打心底里覺得值。
只可惜,以當下騰飛集團的技術能力,不同版本的個性化生產實在是玩不轉,不然整個殲教7MAX就得崩,莊建業這才無奈的放棄,不然以莊建業的性子,絕對能讓一款飛機在二代機與三代機之間切換到飛起。
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就已經很有價值了,但在騰飛集團基于WD—60ML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衍生譜系中,并不是最具戰略意義的。
若非如此,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也不會被莊建業放在第三發展序列,而讓騰飛集團在WD—60ML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后全力攻關的衍生型號則是一款涵道比為4.5,具備兩極高壓渦輪和六級低壓渦輪,雙轉子結構,推力為9.6噸的WD—62ML型渦扇發動機。
而這款渦扇發動機量產之后,將會替代渦噴8發動機,成為西北航空廠轟—6轟炸機最新改進型號,“戰神”系列的全新心臟。
憑借著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相較于渦噴8發動機不到70%的重量;48%的油耗;接近3倍的大修間隔時間,配合同樣是騰飛集團出產的先進鋁鋰合金、先進復合材料等高端航材。
西北航空廠的“戰神”系列轟—6改進型不但載彈量將會比老舊型號增加20%,航程更是達到7500公里,作戰半徑超過3500公里。
要是在配合騰飛集團提供的全復合材料彈體、小型激光陀螺儀以及WD—16型小型渦扇發動機,并由航天部門研發和總裝生產的,射程在1000公里的第一代遠程巡航導彈的話,轟—6改進型將具備極強的防區外遠程打擊能力。
屆時在遇到半年多前那場大事件,總部手上便不會因為沒有底牌而顯得束手無策。
正因為如此,在得知騰飛集團成功完成第二代6兆瓦核心機的投產,并在此基礎上研制成功WD—60ML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后,總部便向騰飛集團下達一份指標任務書,責成騰飛集團在世紀之交研制一款涵道比在4左右,推力不亞于渦噴8的渦扇發動機,用于轟—6轟炸機的改進型號。
對此,莊建業自然是全力以赴,這不單單是錢的問題,更是尊嚴的問題,要知道包括莊建業在內,整個騰飛集團同樣因為半年多前的那場大事件憋著一口氣。
技術先進就耀武揚威?
切~~知道啥叫非對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