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軍火商一力降十會的辦法不管用,就只能繼續研究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的軟件,問題是想要破解已經將各分系統完美統合在一起的無人機軟件,這些歐美軍火商們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當然不是沒有霸道的軍火商跑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親自登門奧萊塔亞公司總部,希望能夠獲得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的軟件源代碼。
結果不去不知道,一去直接嚇一跳。
奧萊塔亞公司是設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不假,可整個奧萊塔亞公司在布達佩斯的員工里里外外加在一起只有8個人。
其中2個執行董事,4個獨立董事,一個門衛兼前臺,一個清潔工兼水電工,然后……然后……然后就沒了……
整個公司居然比搞傳銷的還要草率,簡直不鬧著玩兒還要鬧著玩兒,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奧萊塔亞公司到底是不是蜚聲世界的四旋翼小型無人機的研發者了。
于是一些有心人開始調查奧萊塔亞公司,可調查來,調查去根本就找不到奧萊塔亞公司實際控制人,沒辦法,實在是奧萊塔亞公司的體系架構復雜到令人抓狂,光涉及到的類似維京群島這類離岸避稅天堂的地方就不下十個,至于代持的基金和信托基金更是多如牛毛,雜亂的比最復雜的蜘蛛網還要駁雜百倍。
當然了,如果要是下功夫聘請專業人士,也不是不能抽絲剝繭,最終找到實際控制人。
可問題是就是專業人士的價錢上,不是頂級的律師和會計師根本就玩不轉這個活兒,可無論是律師還是會計師只要是頂級就等于是天價。
特別是在歐美的社會氛圍下,頂級的律師和會計師從來沒有固定價錢,因為他們的業務都是根據項目預估的價格收取最少30%的分成。
如果是什么隱身戰機、戰略導彈這類敏感事物,這些軍火制造商或許還能花大價錢搞一搞,不過是一款小型民用無人機,只有不入流的武裝組織當成寶,正規軍連正眼都瞧不上的東西,軍火制造商怎么可能去下這么大的成本?
于是對奧萊塔亞公司這家明顯是馬甲公司的調查就這么虎頭蛇尾的不了了之了。
然而奧萊塔亞公司這條線斷掉了,但奧萊塔亞公司在產業鏈上布局還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就比如說很大一部分零配件和芯片的生產制造被放在中國國內。
尤其是無人機中最核心的一塊中央處理芯片,才用的就是WHNB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的130納米制造工藝。
其技術水平與美國英特爾最新推出的奔騰Ⅲ處理器處在同一水平,然而與奔騰Ⅲ處理器專用于電腦CPU,且性能更為駁雜不同的是,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所使用的中央處理芯片是一款專業的無人機芯片,正因為如此,奧萊塔亞四旋翼無人機性能才會遠超同類產品。
基于此,不少業內人士懷疑,奧萊塔亞公司極有可能是中國騰飛搞得一個海外馬甲。
畢竟中國騰飛起家就是靠無人機,也在8、9十年代搞過類似的套路,因此想不被懷疑都難。
面對這樣的質疑,中國騰飛的掌門人莊建業回答的很干脆:“你們看看,我們中國騰飛像是把民用無人機賣給武裝組織的人嗎?在商言商,我們中國騰飛別說不會干這么沒品的事兒,就算是真干了,也會拿出專用的軍用無人機,絕不會讓客戶那民用產品去戰場上湊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