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步棋對航空工業集團來說絕對是一個妙招。
對中國騰飛來說卻是可有可無,一架航空制造廠而已,中國騰飛手下沒有十個也有八家,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唯一悲催的就是滬南航空制造廠,因為那種無法掌控命運的茫然感著實令滬南航空制造廠上下忐忑不安。
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騰飛總部派過來的接收小組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調整,首先就是清除那些即將退休的老職工和老干部們,按照規定能提前退休就給予提前退休待遇,如果不夠那就一次性買斷工齡,總之這批人中國騰飛不要了。
在這個過程中老干部和老職工們自然是要鬧一鬧的,如果能多拿點兒買斷工齡的錢那也是好的,問題是中國騰飛可不是航空工業集團,本身沒啥歷史包袱,你去跟莊建業盤道,連個毛的關系都攀不上,也就不可能慣著這批老干部和老職工。
在誰鬧就開除誰,半點情面都沒有的高壓下,滬南航空制造廠的老干部和老職工很快就接受了接收小組的方案,乖乖拿錢走人。
其次就是擴大廠區面積,規劃新廠房,接收小組給出的理由是中國騰飛接下來準備重點建設滬南航空制造廠,將其打造成為中國騰飛諸多民用機型主要配件的重要生產基地,因此現有的廠區和設備顯然不夠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
最后便是對滬南航空制造廠財務進行重新審計和評估,并向資本監管部門提交上市申請,準備在三年內完成整體IPO的上市融資計劃。
如果滬南航空制造廠廠長盧嵩明是個不學無術的土老帽也就罷了,關鍵這位不但是大學畢業,還在魔都這座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工作多年,什么牛鬼蛇神沒見到過。
一看中國騰飛給滬南航空制造廠開的藥方心里就咯噔一下,心道,中國騰飛這是跟航空工業集團一樣,都把滬南航空制造廠當成搖錢樹了。
只不過航空工業集團活兒糙了點兒,直接變賣滬南航空制造廠家產;中國騰飛更隱蔽一些,該成去資本市場割韭菜。
但無論哪種,對滬南航空制造廠來說都沒啥好下場。
因為很明顯中國騰飛就是借著滬南航空制造廠炒一波概念,融資上市后賺上一波快錢,最后整體打包出讓給那些準備借殼上市的民營企業,在收割一筆大的,就可全身而退。
至于滬南航空制造廠,除了一個空殼半毛錢都得不到。
這便是資本運作的暴利與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