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從美國德州儀器高級技術主管歸國創業的一位博士,他就根據自己掌握的技術和專利,在國內創辦了高端蝕刻機設備研發中心。
最開始的幾年,基本上都是靠著騰飛投資的資金活著,甚至一度因為合伙人承受不了漫長的研制周期中途退出,而差點兒撲街。
還是莊建業親自找到這位博士,猛灌了幾碗毒雞湯,并找到另一位被自己培養起來的馬老師做榜樣,牽頭給了這位博士第三輪投資這才讓這家企業活下來。
如今該企業生產的蝕刻機已經通過WHNB集成電路制造有限(集團)公司的測試,被納入到供應鏈當中,以此為基礎,臺積電、三星、英特爾也都拋來了橄欖枝,就此企業正式邁入了正規。
除此之外還有光刻機,除了WZNB微電子設備制造有限(集團)公司生產的193納米的國產光科技外,騰飛投資參與投資的魔都電子儀表廠也在這方面開始發力。
只不過與WZNB微電子設備制造有限(集團)公司走純國產不同,魔都電子儀表廠卻是按照東南沿海諸多企業成功的路徑走得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漸進式發展之路。
對此騰飛投資沒有干預魔都電子儀表廠的決策,反而積極幫助魔都電子儀表廠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就比如說德國的光學設備、瑞士的聚光部件兒、意大利的傳動機構、法國的工控設備、日本的精密器件兒等等。
配合部分國產零部件,魔都電子儀表廠改組不到三年,就推出了首臺90納米光刻機,雖然對外打著國產的旗號,但內部的國產化率只有可憐的15%。
特別是核心零部件,幾乎100%依靠進口不說,相關的配套供應商還對魔都電子儀表廠生產的90納米光刻機進行限制,那便是這些應用了歐美零部件的光刻機不得應用于軍事產品的生產和制造。
對此騰飛投資并不在意,之所以參與投資和重組魔都電子儀表廠,并為此投入超過50億人民幣的巨款,除了盈利外,最主要的也是為投入巨大的芯片產業鏈設立一個對外交流的窗口。
畢竟國內半導體整體不如歐美是事實,正因為如此,閉門造車是要不得的,所以通過零部件組裝學習先進設備的原理,摸索人家的及路徑和部件加工情況和工藝范圍,對于提升自身的國產水平還是很有幫助的。
不管怎么說,這些年WZNB微電子設備制造有限(集團)公司內的一大批高水平工程師不說真的一眼就看懷孕,也能通過相關的設備、以其和多年積累的經驗,將各類部件研究個八九不離十。
事實也的確如此,就在魔都電子儀表廠推出90納米的“國產”組裝光刻機沒多久,WZNB微電子設備制造有限(集團)公司就已經立項純國產的90納米深紫外光刻機,并在半年前完成樣機的組裝,現如今正由WHNB集成電路制造有限(集團)公司進行測試。
一旦完成,將會被優先納入到芯片級銣原子鐘的生產制造,從而成為當今世界上工藝程度最高的芯片級原子鐘。
沒辦法,90納米的芯片制程2004由英特爾在奔騰4處理器升級版上首次應用,國內要是趕在2007年4月之前完成二代導航衛星發射的話,也不過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這個差距說實話并不大,只要保持住這個節奏,國內半導體還是有機會邁入世界第一梯隊的。
只不過這個前提是得先解決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