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吃驚的不得了;震撼的無以復加。
沒辦法,人家當成牛皮吹的東西,某國不但當真的,而且還TM實現了,還有什么比這更魔幻的事情?
以至于莫德里奇很想大聲的吼上一句,拜托,開玩笑的事情何必當真?你當真了,讓我們這些開玩笑的尷不尷尬!
然而莫德里奇不知道的是,他這邊一堆的槽要吐,那邊正介紹YYDS—6模塊化無人機的小滿心里同樣滿腹牢騷。
原因很簡單,YYDS—6模塊化無人機的正式名稱中根本就沒有無人機這三個字,而是被稱作YYDS—6模塊化巡飛彈。
既然是彈,那就證明YYDS—6并不是一款提供偵察、保障通信的輔助類裝備,而是一款具備極強打擊能力的進攻性武器。
也正是擁有進攻武器的屬性,YYDS—6才更加接近當年美國專家在演講中描述的那種顛覆戰爭規則的屬性。
實施也的確如此,因為在中國騰飛為藍軍部隊合成營打造的進攻體系中,射程在300公里近程彈道導彈與射程50公里遠程火炮之間的巨大火力空白是沒有任何武器裝備進行填補覆蓋的。
因此戰時只能依靠空地協同,利用強—5G或FBC—1A這類對地攻擊飛機,對這一空白區域實施不間斷的火力突擊。
可問題是,目前陸軍部隊與空軍部隊的協同方面只停留在簡單的地面呼叫,打擊引導以及目標攻擊的初級狀態,距離美軍那種隨叫隨到,發現即摧毀的高級階段還差得很遠。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來陸軍和空軍的裝備體系還不完善,其次多軍種的聯合作戰架構有待加強,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陸軍和空軍缺乏一種相互連接的介入斷口,以實現兩個軍種在局部戰場上信息方面的無障礙交流。
沒辦法,誰讓兩個軍種成立以來就是兩套獨立的作戰體系,想要在既定的框架內打通兩套作戰體系的藩籬不但技術上困難重重,而且成本也十分巨大。
因此就需要一個媒介將兩大戰術體系在局部戰場上無縫對接。
YYDS—6巡飛彈便是這樣一個媒介。
按照中國騰飛為藍軍合成營構建的作戰體系,全營裝備三型共64個巡飛彈,其中綜合偵察型巡飛彈16個;通信保障型巡飛彈16個;火力打擊型32個。
得益于中國騰飛在半導體方面的快速進步,64個巡飛彈中都集成了陸軍和空軍的通訊協議,并通過中國騰飛開發的轉換器,可以隨時將兩個軍種的信息實現無縫連接,從而通過巡飛彈這個平臺,傳輸給空軍、或者陸軍的作戰平臺。
當然光有這一點還是無法實現巡飛彈的價值,于是中國騰飛在巡飛彈中應用了其在導航衛星當中應用的一項黑科技。
那便是衛星星際間的激光通信系統。
這套系統旨在降低導航衛星對地面系統的依賴,從而實現星際間的信息同享,進而實現全球導航的目的。
經過天鏈系列跟蹤與數據中繼衛星以及第一代導航衛星的實際應用,中國騰飛早已將這套技術發展成熟,并成功應用到了第二代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