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名稱調整為中國騰飛集團,相關的業務同樣被重新調整和劃分。
首先是中國騰飛資產管理(有限)集團公司被從中國騰飛集團被剝離出來,其中與互聯網產業投資相關的部分與國開行下屬的投資管理實體合并,組成國開行全新的戰略投資業務部,主要負責互聯網等新興經濟領域的戰略投資和融資操作。
金融服務以及資本操作部分并入到中信集團旗下,組成新的中信銀行。
稀土等資源類控股實體,則一并融入到中國冶金系統內,組成全新的中字頭礦產、冶金實體。
剩下的航空、航天和半導體,則留在中國騰飛集團內,成為現如今中國騰飛最核心的三大業務。
其中中國騰飛集團航空有限(集團)公司,包括位于徽省的中國騰飛商用飛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位于秦嶺南麓的中國騰飛特種飛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位于星洲的中國騰飛航空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位于浣城的中國騰飛無人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以及位于相州的中國騰飛直升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
五大飛機制造公司涵蓋了民用客機、軍用運輸機\特種飛機、戰斗機、無人機以及直升機五大品類,年產35個型號,共計686架各類型飛機。
除此之外位于棉花的中國騰飛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具備從小型航空模型到大型噴氣式干線客機全品類航空發動機和相關燃氣輪機的研制、加工和生產能力,所屬的六大廠區年產12個型號,共計864臺各類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
圍繞著六大主要生產廠,則配套有艦載機航空研究所,特種飛行器研究所,無人飛行器研究所,航空材料研究所,航空動力研究所,航空發動機高空測試臺,航空計算機(軟件)處理中心,飛控設計研發中心以及中國騰飛風洞試驗基地九大配套機構。
涵蓋了飛機研發,材料研究,氣動設計,計算機和軟件處理,大數據分析,飛控和風動試驗等一整套航空研發領域的關鍵節點。
毫不夸張的說,單獨將中國騰飛集團航空(有限)集團公司列出來足以跟航空工業集團不相上下,而這還僅僅是中國騰飛集團下屬的一家子公司而已。
另一個重磅業務便是中國騰飛集團航天有限(集團)公司,包括位于秦嶺南麓的中國騰飛運載火箭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中國騰飛制導火箭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中國騰飛衛星制造有限(集團)公司以及中國騰飛航天動力制造有限(集團)公司。
產品涵蓋固體運載火箭、液體運載火箭、遠程導彈配套、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反導攔截彈、高速碰撞殺傷戰斗部、各類衛星以及各類航天器動力系統的生產、研發和制造。
配合航天領域的四大生產廠,還有固體火箭研究所,液體火箭研究所,航天材料研究所,光電系統研究所,中國騰飛秦嶺激波風動群,航天計算機(軟件)處理中心,衛星測控中心等七大研究單位作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