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騰飛沒做工業機器人也就罷了,市場再大也跟他沒關系,問題是他不是搞出了NB—36P型工業機器人了嘛,這就不得不讓中國騰飛上下有些眼紅了,萬億級別的市場,要是不撕下一口,老天爺估計都不會饒恕他們。
然而想法是好的,可關鍵在于中國騰飛高端玩兒飛起,中低端就各種拉胯了,問題是國內絕大多數行業所需的工業機器人卻是中低端產品,特別是中端偏上的工業機器人,不但是需求端的中堅,而且利潤又是工業機器人當中最大的。
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十分希望能夠像當年醫療設備一樣,培育一個自己的工業機器人品牌,不但可以給自己做配套,還能立足國內市場,面向前全球好好的撈上一筆。
可惜的是,中國騰飛有這個心,但國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就找不出一個,這讓中國騰飛即便是想扶持都找不到門路。
沒辦法,雖然國內工業機器人的未來很美妙,但現實卻十分的骨感,整體產業只能用萌芽狀態來形容,很多上下游配套更是半點兒都不具備,自然談不上有什么好企業。
既然國內沒有,那中國騰飛就把目光投向國外,直接買國外的廠子和技術。
結果卻發現,國外相關品牌大部分都活得很滋潤,根本就不屑中國騰飛的收購,碰了壁的中國騰飛只能重新調整策略,開始琢磨從工業機器人上游的產業鏈入手,收購一批實力不弱的配套企業,然后利用中國騰飛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本就強悍的軟件控制和基礎算法優勢,硬做一個品牌出來。
這個思路前些天莊建業剛在領導班子會上提了一下,中國騰飛的內部還沒有明確的統一意見,馬拉爾內就呼哧帶喘的跑過來納投名狀了。
那劉磊怎么可能放過他。
在一番空手廚藝展示后,劉磊就領著還處在懵逼狀態的馬拉爾內和程峰在臨時擺下的餐桌上坐下,先與程峰談笑了幾句,說些星洲地界上發生的幾件趣事,令程峰覺得自己沒有被冷落后,劉磊便湯勺舀了文思豆腐盛到馬拉爾內的碗里,笑著說道:“馬拉爾內先生,這可是NB—36P型工業機器人燒出來的經典名菜,嘗嘗有沒有淮揚大廚的風味兒?”
心事重重的馬拉爾內聽了這話怔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回應道:“應該很不錯,當然了,我吃過的正中文思豆腐也不多,也不太好評價。”
“不多也沒關系,以后留在國內,八大菜系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害怕沒機會?”聞言,劉磊哈哈一笑,狀似不在意的說了一句。
馬拉爾內一時沒聽懂其中的意思,連連擺手:“意大利那邊還有很多事等我處理呢,我倒是想留在這兒了,可……”
“哎~~~我說老同學,你難道還沒聽懂劉總的意思嗎?只要你點頭,你的F&K傳動系統公司立馬就能并入中國騰飛!”這時候程峰在旁邊提醒了一句。
馬來爾內立刻醒悟過來,旋即睜大眼睛看著劉磊:“并……并入?”
劉磊擦了擦嘴邊的油漬,哼笑道:“怎么,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