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三字經》和《為人師表》的制作和拍攝來,顯然,張鴻提到的那個《一天系列》無疑是最容易,最簡單的。
于洪是凌霄閣綜藝制作部的制作人,只是可惜的是,相比起凌霄閣的電影部門,電視劇部門來,綜藝制作部,就顯得有些不及了。
倒不是說凌霄閣的綜藝制作部實力不行,而是凌霄閣的核心畢竟是在電影方面。
綜藝節目只能說是一個補充,凌霄閣的綜藝制作部,制作出來的節目最有名的就莫過于《明星學院》了。
其他的綜藝節目倒是也有,但是公司方面卻并不是太過重視。
于洪當然是有野心的人,所以當得知凌霄閣教育影視子公司這邊要做教育節目的時候,于洪第一個毛遂自薦。
他有資歷,有經驗,又有能力,又是第一個毛遂自薦的人,所以,最終沒有讓他失望,他成為了凌霄閣教育影視的綜藝節目部的負責人。
對于教育影視公司這邊的幾個項目,于洪最看好的并不是《為人師表》,反而是《XXX的一天》系列。
作為一名資深節目制作人,于洪對市場還是比較了解的。
隨著各大電視臺開始大肆推出綜藝節目,其中大多數以真人秀,和選秀節目為主,反而像紀實類的節目卻是越來越少。
“為什么不選擇名校和名師?”張鴻放下于洪的策劃案,有些不解地問道。
“代入感,名校和名師他們本身具有特殊性,我們做的這個節目,是面向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國內大多數學生,他們上的學校其實都不是什么名校,而名校和名師固然優秀,但是卻和學生們眼中的老師,是兩回事。”
“不僅僅《老師的一天》我們要選擇最普通的老師,《小學生的一天》我們也同樣的也要選擇普通學校的普通學生。”
“其實這個節目的想法非常有潛力,我們不僅僅可以制作《老師,學生的一天》同時,完全可以不局限于教育行業,還可以延伸出其他行業,比如民工,比如設計師,比如軟件工程師等等。”
“雖然這些職業受眾無法和教師學生相比,但是同樣的不缺乏市場。”
“關鍵在于,這類的節目,制作成本不高,但是卻可以打造成一個我們教育影視的節目品牌。”
“后續可以退出國際版本的,這樣一來,完全可以長期做下去。”于洪之所以看好這個系列,主要就在于,這個系列,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而且不像其他的綜藝節目,制作的多了,成本還會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和明星相關的熱賣的綜藝節目,到最后,甚至可以說是給明星打工了。
大部分的利潤都會是被那些明星藝人給拿走。
這和一些系列電影是一樣的,為什么那么多系列電影,在和主演簽約的時候往往簽的不止一部,就是為了防止到后期,被反客為主。
......
劉玉萍今年三十六歲了,她是一名小學老師。
當老師十幾年了,也算是經驗老道的老教師了。
只是十幾年來,時代在變化,現在的學生,家長和過去完全不同了。
劉玉萍是比較老派的教師,這些年來兢兢業業,她自認為問心無愧。
可是最近,劉玉萍卻是惹了不小的麻煩。
她被學生家長給投訴了。
起因要從開學的時候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