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任的張松,所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和陳憲任命的縣檢察長一起商量出縣警察局長和下面的治安警長和刑偵警長的人選,有了這三個人選,才能將警察局的架子搭起來。
這三個人選中,除了刑偵警長的人選檢察長的話語權更大一些,警察局長和治安警長任命,張松都擁有最大的話語權。
張松還決定著縣里財政所所長的任命權,稅務局管地方稅的副局長的任命權……
權力不可謂不大,責任自然也很重。
好在這些年,陳憲為了培養人才,在鎮一級就建立了一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行政管理體系。
如今成立縣政府,張松無論是任命警察局長,財政所長,稅務副局長,都有現成的人才可備挑選,他只需要在沂源各鎮的警察局,財政所,稅務所中挑選過往履歷優秀的熟練人才就行。
所以,縣級政府雖然是第一次成立,但建立的速度卻一點也不慢,短短一個月,架子就完全搭了起來。
……
在對軍政系統的建設和升級過程中,陳憲順便進行了軍政系統的敘功和獎勵。
地盤的擴大,軍政系統的升級,自然就意味著職務的提升,而職務提升自然也就成了功勞獎勵的的一部分。
除了職務提升之外,陳憲還用土地對麾下所有的成員都進行了獎勵,哪怕最普通的士兵,也得到了各鎮農業公司十畝土地股權的獎勵。
陳憲將占領地區的所有土地都收歸己有,并不是打算推行土地公有制。
他這么做,一方面是因為,在初期,為了養比例超高的軍隊,而不得不全面控制土地,控制糧食。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為了培養麾下百姓將土地土地集中管理運作的習慣,而不是像這個時代的地主那樣,將土地拆分佃租出去,這種土地的運作模式效率太低。
將來,陳憲打算將各地農業公司的土地股份,以軍功的形式陸續賞賜出去,他希望,這些農業公司股份全部私有化之后,最終能保留下來,保留將土地集中運作的習慣和傳統。
除了賞賜出去的土地股份,軍隊擴大后,他還以職田的形式,向新兵發放了六七萬畝的土地股份。
所謂職田,其實就是用土地股份代替軍餉的形式。
這一次,陳憲擴軍到近萬人,如果發放軍餉的話,他手中的銅錢根本支持不了多久,用糧食發放則會迅速消耗他的糧食庫存,所以,陳憲向每個士兵,在他們家庭所在地,授予了十畝田地的股份作為職田,承諾秋收之后,他們家庭所在鎮的農田收獲后,就發給他們以該鎮畝產的百分之七十計算的十畝地的收成。
這樣一來,陳憲就只用給軍隊管飯,而不用發放太多軍餉,至于股份田的信用問題,有老兵做免費宣傳,新兵很快就接受了。
陳憲占領萊蕪縣之后,以強硬手段將全縣四十多萬畝耕地幾乎全部沒收,他有足夠的土地來進行分配。
陳憲招募士兵只招募十五歲到二十歲的未婚青年,這些青年大都不是家庭收入的的主要來源,將這樣的人抽調出來,不會對他們的家庭造成太大的打擊。
另外,陳憲還要求各地政府要優待軍屬,各地的水力工廠,建筑公司,農業公司都要優先照顧招收軍屬。